第261章 交锋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第261章 交锋
五月的夜晚,圆月高挂。
司徒府,灯火通明。
已经有些晚了,王允还没有休息,而是在书房中,琢磨着刘枭的事情。他举荐刘枭到朝中担任太尉,是看刘枭年轻,容易控制。
然而,刘枭的表现,出乎意料。
刘枭不容易控制。
好在迎接刘枭时,他把吕布请到城门口,成功让刘枭和吕布敌对,完成了预期的目标。即使刘枭不受控制,结果有些偏差,但吕布已经敌视刘枭,不影响大局。
毕竟,朝廷由他说了算。
刘枭担任太尉,只是一个空架子,无兵可用,只能成为吕布敌视的人。
“刘枭啊刘枭,外有吕布,内有老夫,看你如何翻出老夫的手掌心。老夫设宴,为你接风洗尘,你偏要逞能。逞一时之能,不算本事。等你主持政务,无人可用,看你如何逞能。”
王允喃喃自语。
他捋着颌下的胡须,嘴角噙着淡淡的笑容。
“吕布,你会如何针对刘枭呢?”
王允又思考着。
对于吕布,王允虽是拉拢,甚至把貂蝉许配给吕布,但都是利用吕布,从没有真正的相信吕布。在王允看来,吕布可以杀丁原,可以杀董卓,也可以杀他。
吕布背信弃义,是靠不住的。
他拉拢了吕布,又要制衡吕布。
只是朝廷的实力弱,名不副实,也无法号令诸侯,需要吕布维持局面,才让吕布掌军。否则依照王允的性子,早就处置了吕布。
王允贪恋权势,但却也是一心为国,想中兴大汉,重振朝纲。曾经,董卓在的时候,王允就只想着除掉董卓,为国家除去奸贼。
杀死董卓后,王允掌握了权势,他想法更进一步了,想中兴大汉,成为流芳千古的名臣,这是他的野望。纵然得罪朝臣,得罪和蔡邕交好的士大夫,王允也不惜。
百年后,谁又记得蔡邕呢?
百姓能记得的,必定是他王允。
正是有这般的理念,王允拉拢吕布,利用刘枭,将蔡邕下狱,都没有半点愧疚。他认为,他所作所为,是为国为民的。
“咚!咚!”
敲门声,在书房外响起。管家站在书房外,禀报道:“大人,刘枭求见。”
“请!”
王允吩咐一声。
管家下去安排,而王允心中有些疑惑。白天的时候,他宴请刘枭,当时刘枭什么都没说。到了晚上,刘枭却单独来见。
莫非,有什么事情?
时间不长,书房外传开一阵沉稳的脚步声。
“嘎吱!”
房门被推开,刘枭从书房外进入。站在房中,刘枭面带微笑,不卑不亢向王允见礼。
王允道:“刘太尉,坐!”
刘枭道谢,撩起衣袍坐下。
王允主动询问道:“夜色深沉,刘太尉却是连夜来访。不知道刘太尉来,为了什么事情?”
刘枭道:“冒昧叨扰,本官想和王司徒做一笔买卖。”
“买卖?”
王允审视着刘枭。
大晚上的,刘枭一进入书房,便直奔主题,说是为了做买卖来的。王允倒是有些好奇,刘枭打算和他做什么买卖,他笑吟吟说道:“愿闻其详!”

刘枭却没有立刻阐述,而是说道:“王司徒举荐我担任太尉,其目的,你我心知肚明,百官也清楚,是让本官在朝中制衡吕布,不让吕布坐大。”
“或者说,本官是王司徒推出来,对抗吕布的。”
“有我和吕布打擂,王司徒在不得罪吕布的前提下,可以居中平衡。”
刘枭道:“王司徒,对吗?”
王允面色微变。
老脸上,多了一抹凝重。
刘枭所提及的,谁都知道,但没有人点破,毕竟看破不说破。偏偏刘枭当着他的面,直接掀开盖子,把事情说出来,这就很尴尬了。
王允毕竟面皮厚,他轻笑着道:“刘太尉说笑了,老夫举荐你担任太尉,是因为你能力出众,不是因为其他。”
“老夫身在长安,也清楚青州的局面。曾经的青州,黄巾贼肆虐,贼匪无数,一片乱局。刘太尉执掌青州,在短短时间,肃清贼匪,整饬官场,令青州局面焕然一新。”
“如此能力,留在青州可惜了。”
王允说道:“故而,老夫才把刘太尉调入中枢任职。”
刘枭道:“当真?”
“自然是真!”
王允肯定的回答。
他不清楚刘枭提及的买卖是什么,但他不会公然承认利用刘枭制衡吕布。否则,这消息一旦传开了,舆论沸腾,吕布会怎么想?
事情没有传开,和事情彻底传开了,有着本质区别的。
他不承认,便没这件事。
接下来,看刘枭如何应对?刘枭挪了挪屁股,不再正襟危坐,而是盘腿而坐,显得很随意。他双手搭在膝盖上,缓缓道:“王司徒这么说,本官倒也不好再说什么。”
“说句实话,本官对吕温侯,倒也颇为欣赏。”
“吕温侯,武艺的确厉害。”
“白天在长安城的东门外,本官和吕温侯之间,发生了一些冲突,闹得有些不愉快。但如果本官登门致歉,并表示愿意全力支持他,应该可以化干戈为玉帛。”
“甚至于,本官身为太尉,掌管全国的军事,也可以为吕温侯提供一应的便利。”
刘枭身子微微前倾,道:“王司徒,您认为呢?”
王允面色大变。
这一刻,王允再无法保持冷静,沉静的心忍不住快速的跳动起来,搭在膝盖上枯瘦的手,不自觉的握紧,看向刘枭的眼神,更多了一抹锐利。
刘枭观察着王允的神态。
见王允变色,他轻笑。
王允主宰朝局,看似没有破绽,看似是作壁上观的人,实际上,王允有极大的破绽。
这个破绽,是刘枭的立场。
刘枭制衡吕布,王允可以居中协调。而刘枭一旦倒向吕布,王允没有兵权,如果吕布再有什么想法,王允就控制不住局面。
太尉一职,极为重要。
如果刘枭这个太尉站在吕布的一边,王允谋划的一切,就不是制衡吕布,而是给他自己搞破坏,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当初,王允没有从朝中选人担任太尉,是担心安排嫡系,会遭到吕布的抵触。所以思来想去,才选了容易控制的刘枭。
没想到,刘枭如此难缠。
书书网手机版 m.1p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