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8章 中计的王允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第268章 中计的王允
刘枭瞥了王允一眼,不管王允内心的想法,继续说道:“第四错,刚而无谋。”
“你执意要问罪西凉军,却没有相应的应对手段。”
“勤王之师,在哪里?”
“我环顾左右,没看到勤王之师,只看到了一群狼子野心的人。”
“冀州牧袁绍,在冀州期间,曾想扶持刘虞当皇帝。得亏刘虞拒绝,否则天下就是两个朝廷了。袁绍有自立朝廷的心思,会驰援你吗?”
“刘虞龟缩在幽州,手段柔软,被公孙瓒打压得抬不起头。而且,刘虞也不搀和政事,不搀和战斗,一门心思在幽州,他不会驰援长安。”
“刘焉躲在益州,当土皇帝。不论是讨伐董卓,亦或是诛杀董卓,他都不搀和。刘焉在益州好好的,他也不会管朝廷的事情。”
“兖州境内,涌入了大量的黄巾贼。如今兖州官吏,忙于剿灭贼匪,没有兵马救援长安。”
“袁术自领扬州牧,四处劫掠,不断的扩张势力,不管朝廷死活。”
“至于刘表,他初到荆州,才刚刚立足,兵马不足。”
刘枭历数主要的诸侯,说道:“偌大的大汉朝,你说有兵马勤王,谁来?你强势的处置西凉军,却没有相应的谋划,只是嘴上逞能。动动嘴的本事,我服你。只是我不知道,你的自信来自哪里。”
“咕咚!”
王允咽下一口唾沫。
他被刘枭怼晕了。
王允在朝中为官,一直处理朝中的政务,从未涉及打仗的事情。如今听刘枭的分析,局势明朗了起来,仔细一琢磨,还真是这样。
勤王?
军队都没有,怎么勤王。
王允一开始不服气,但听完刘枭的话后,虽然心中恼怒刘枭,却多了忧虑。王允贪恋权势不假,忠心却无可质疑,他是忠于皇帝,忠于大汉朝的。
王允道:“第五呢?”
刘枭继续道:“第五错,布置失当。”
“在诛杀董卓后,你抓住了先机,就得预料到西凉军可能反扑的情况。至少在长安的西面各处关卡,各处要道,应该和吕布沟通,安排士兵驻防。”
“时至今日,你没有做任何的安排。如果李傕和郭汜起兵,将会长驱直入,直接杀到长安。西凉军汇聚,兵临城下,你拿什么抵挡?”
“连董卓这样的莽夫,走知道迁都长安后,安排牛辅、张济等人,屯驻各地,扼守关卡,以拱卫长安。”
“但王司徒你呢?”
刘枭摇头叹息,说道:“你执政也有一些时间,在这段时间,只知道对付蔡邕啊,排除异己啊,处理些鸡毛蒜皮的事,却疏于布置,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。”
“第六错,少算。”
“长安虽然是都城,可如果李傕、郭汜杀来,长安抵挡不住,又该如何?未战而庙算胜者,得算多也。未战而庙算不胜者,得算少也。作为统摄朝政的人,至少得考虑最坏的打算。”
“抵挡不住,该如何撤离。”
刘枭洋洋洒洒,说道:“你什么都不考虑,估摸着李傕和郭汜的大军杀来了,最终的结果,是用你的命赔上去,平息西凉军的怒火。”
“当然,我担任太尉,也是朝中重臣,也可能遭到牵连。”
“如果不是考虑我自己的性命,不考虑如今朝廷的局面,我会来找你?王司徒,醒醒吧。如今的朝廷,风雨飘摇,根基不稳,政令不出,你大肆的折腾什么啊。”
刘枭痛批王允,没给王允半点面子。
王允尴尬无比。
他听完后,豁然发现错得竟然这般离谱,他担心局势了。这一刻的王允,听得背脊都冒出冷汗了。万一真如刘枭所言,他必然是身死族灭。因为是他杀了董卓,西凉军绝对不会放过他。

也恰是西凉军不会放过他,王允才要斩尽杀绝。
王允站起身,拱手向刘枭揖了一礼,郑重道:“刘太尉一番话,老夫受教了。”
刘枭松了口气。
王允还算有良知,没有一意孤行。
刘枭淡淡道:“王司徒能明白就好,悬崖勒马,为时未晚。”
王允坐下后,热切说道:“刘太尉,你历数老夫的六大错。既然说了六大错,必有应对计策。但仅仅大赦天下,赦免李傕、郭汜等人的罪过,恐怕未必能平息西凉军的怒火,你有什么打算?”
刘枭道:“有破解之策。”
王允道:“请说!”
刘枭道:“如今的情况,最好的办法,先大赦天下,赦免西凉军的罪行,瓦解西凉军反扑的决心。然后,再安排一使节前往,劝服李傕、郭汜。”
“只要许以高官厚禄,就可以化解眼下的危机。”
“等李傕、郭汜等人,接受了条件,朝廷缓过气来,再徐徐图之,再考虑处置西凉军的办法。朝廷上下,王司徒德高望重,我建议王司徒亲自走一趟,劝服李傕和郭汜。”
王允眼眸眯起,暗骂刘枭。
他杀了董卓,和西凉军是对立的。如果这时候,他去劝说李傕和郭汜,刚进入李傕和郭汜的营地中,恐怕就要遭到不测,哪里还能招降。
刘枭这厮狡诈。
王允不愿意上当,他觉得刘枭让他去,是故意支开他,甚至是借刀杀人。
忽然,王允计上心来。
王允笑眯眯的说道:“刘太尉啊,老夫和你接触的时间不长,却清楚一件事。刘太尉不仅擅长兵事,更有一张利嘴。”
“你这一张嘴,堪称三寸不烂之舌,能舌灿生花。你去劝说李傕、郭汜,是最合适的。老夫决定,由你担任使节,亲自前往宣召。”
王允颇为得意。
他虽然不通兵事,但权谋上,自认为不会输给刘枭。
刘枭瞪大眼,连忙摇头,说道:“王司徒,不妥,这不妥啊。我刚到朝廷,什么都不清楚。让我去宣召,容易把事情搞砸了。”
“不,你最合适。”
王允看着刘枭惊愕的神情,心情畅快起来。
小子,和老夫斗,你嫩了点。
王允大袖一拂,断然道:“刘太尉,你身为汉室宗亲,又有如此能力,不为国出力,实在是浪费。老夫总揽国事,也走不开。”
刘枭说道:“王司徒,劝降西凉军,这是大功劳。谁去劝降,可就是谁得利的。你,当真不愿意去劝降李傕、郭汜吗?”
王允道:“这个好处,老夫给你。”
刘枭一抖袖袍,颇为潇洒的说道:“即使如此,本官却之不恭了。”
王允把刘枭的姿态看在眼中,认为刘枭是故作镇定。他想着刘枭去宣召,如果真能化解西凉军的危机,倒是很不错的。到那时,他总揽朝政,手中的权势就更稳了。
刘枭站起身,道:“王司徒,你我一起,入宫请旨吧,然后,你安排人把赦免西凉军的消息传出。而我则立刻启程,去招降李傕和郭汜。”
“好!”
王允心情颇为畅快。
他换上官服,和刘枭出了司徒府,便径直入宫。见到小皇帝后,得了皇帝的圣旨,刘枭拿着圣旨准备启程,而王允则安排官员,立刻赦免西凉军的诏令,通知了下去。
书书网手机版 m.1p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