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8章 再刷好感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第288章 再刷好感
刘枭转身面对着龙椅上的刘协,微微躬身以示尊敬,郑重道:“陛下,张济和杨奉的西凉军,理应由他们自己管理。更多的缘由,臣无需再说了,也没有必要再说。恳请陛下,让杨奉和张济各自掌控西凉军。”
“准了!”
刘协答应下来。
王允都被刘枭说得吐血,可见刘枭的分析不假。否则,王允也不至于吐血。在刘协的内心,王允是心虚了,才会吐血的,绝不是因为他的话吐血。
刘协看向吕布,微笑着问道:“吕卿,你认为呢?”
吕布道:“臣遵命!”
对于杨奉,吕布心中记下了仇。他不是什么良善君子,不会以德报怨。只不过,刘协站在刘枭的一边,他无法占据优势,所以不再争取节制张济和杨奉。
刘枭的目光,落在聂泰身上,道:“聂泰,还要说法吗?”
“我,我……”
聂泰说话结结巴巴的。
此刻他脸红肿得犹如猪头,面颊绷着,火辣辣的疼。他看向刘枭,眼中尽是畏惧。连王允都被刘枭说得吐血,他哪敢再得罪刘枭。
刘枭道:“你,你什么?”
聂泰道:“我没话说了。”
刘枭大袖一拂,道:“量你也没话说。”
然后,刘枭看向刘协,道:“陛下,臣要说的,已经说完了。”
刘协接过话,说道:“诸卿还有事情吗?”
众人都不说话。
刘协吩咐道:“既然诸卿无事,退朝吧。今日的宴席,暂且作罢。”刘枭返回长安,立下了大功,刘协是准备要摆庆功宴,庆祝刘枭把西凉军的事情解决了。
只是他没想到,朝堂上的一番辩论,闹出这么大的动静,连王允都吐血了,令人意外,所以只得改变原有的计划。
刘枭准备离开时,却被刘协叫住,让他留下了。
大殿中,只有刘协和刘枭。
刘协叹息一声,说道:“太尉,王司徒那里,毕竟他年迈了,是长者。你刚才的话,说得重了一些。等他醒来后,看在朕的脸面上,向他服个软,你意下如何?”
刘枭顺势道:“就算陛下不说,臣也打算向王司徒服软了。事实上,王司徒要节制张济和杨奉,臣也是赞同的,因为王司徒的出发点没错。”
刘协很意外,道:“此话何解?”
刘枭解释道:“如果一直不管张济和杨奉,任由他们的军队在长安驻扎,算是一个隐患。但眼下两人刚带兵到长安,王司徒就急吼吼的动手,吃相太难看。等王司徒醒来后,微臣会告诉他,让他稍缓行动,不要急于求成。事缓则圆,慢一点做事,没有什么坏处。”
刘协听到刘枭的解释,心中很踏实。
这才是老成之谋。
事实上在刘协的内心,其实有一点担忧,是否真要任由杨奉和张济在长安?常言道,卧榻之侧,不容他人酣睡。刘协是皇帝,也不希望长安有威胁。他听了刘枭的话,彻底安心了,更觉得刘枭是大大的忠臣,不愧是刘家的人。
刘协忽然又道:“刘卿,还有一事,朕不知如何处理,请刘卿为我解惑。”
刘枭道:“陛下请说。”

刘协双手搭在身前案桌上,道:“杨奉和张济实力不强,虽然可能有隐患,但毕竟是疥癣之疾,不足为虑。论及最大的危险,其实是吕布。他掌握了大量的西凉军,一旦吕布作乱,后果就相当的危险了。刘卿认为,该如何对付吕布?”
刘枭很是诧异。
小皇帝的问题,竟是如何对付吕布的,还真是无情。
刘枭想了想,劝说道:“陛下,此时切不可透出半点风声,否则一旦吕布知道,他必定会有所行动,不管如何,都会影响到长安的稳定。”
“陛下如今,还需要吕布。”
“如果朝中没了吕布,就无法震慑西凉军,无法稳定局面。吕布虽然坐大,但至少愿意尊奉朝廷,愿意听从陛下的命令。”
刘枭说道:“请陛下,不可再生出对付吕布的想法。至少,在陛下没有足够把握时,都不要露出半点念头。”
刘协微微颔首,道:“朕听闻,刘卿刚到长安,就和吕布发生冲突。今天在朝堂上,你又开口阻拦,令吕布无法节制杨奉和张济,等于得罪了吕布,为什么还要为吕布说话。”
刘枭回答道:“陛下,私事和公事,臣分得很清楚。臣和吕布有怨,但涉及到朝廷的大局,涉及到大汉的江山,臣不敢有私心。或者说,臣劝说陛下不对付吕布,就是臣的私心。”
刘协道:“怎么说?”
刘枭解释道:“道理其实简单,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。臣是刘家人,生来就附在大汉的身上。如果大汉朝出了任何差池,臣难以独存。大汉越强,朝廷越有威望,臣身为宗亲,身为朝廷的官员,得到的也就越多,这就是臣的私心。”
刘协感慨道:“刘卿一番话,很有道理。虽是极为简单的道理,但有的人却看不明白。”
刘枭却没有接话。
刘协话里话外,明显是影射王允,认为王允没有看明白。
这对刘枭是好事儿。
刘枭忽悠了刘协,令刘协站在他一边。以后朝堂上论事,只要刘枭有刘协的支持,就能无往而不利,至于王允,没了皇帝的支持,不足为惧。
刘枭岔开了话题,和刘协聊着此去陈仓县的一些见闻。不一会儿,宦官来禀报道:“陛下,经由御医救治,王司徒已经醒过来了。”
刘协起身道:“刘卿,随朕去探望。”
“喏!”
刘枭拱手应下。
两人出了大殿,便往偏殿行去。未央宫前殿的偏殿,一走到门口,和前殿的装潢奢华,就形成了极大的差距。这座偏殿,依旧是刘枭上次入宫时的风格,窗户陈旧,梁柱上许多地方的朱漆,都已经掉落了,也没有翻新。
刘枭准备和刘协一道进入的,但这个时候,刘协却忽然停下,吩咐道:“刘卿,你且稍等。朕先进入殿内,安抚王司徒一番。然后,你再等朕的命令进入,向王司徒道个歉服个软,明白吗?”
“臣遵命。”
刘枭应下,便站在门外。
他望着刘枭进入殿内的背影,若有所思。刘协虽然年轻,但刘协的权术,已经初见端倪。只是刘协年纪小,初初上任,火候不足,容易被忽悠。
书书网手机版 m.1p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