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 担忧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廉颇询问道:“匈奴人兵力多少?距离我们还有几日的路程?”
钟象道:“匈奴人成群结队,绵延十余里,兵力暂时没有打探清楚。但目前的匈奴人,距离青阳关还有四天的路程。”
廉颇道:“再探,务必要摸清楚匈奴人的兵力。”
“喏!”
钟象抱拳应下,转身下去。
廉颇道:“来人!”
话音落下,廉恒大步走进来,抱拳道:“将军!”涉及到正事的时候,廉恒和廉颇之间,没有父子,只有上下级关系。
廉颇吩咐道:“请先生来一趟。”
“喏!”
廉恒转身下去通知。
不多时,刘宣急匆匆的来到营帐中,拱手见礼,然后撩起衣袍坐下。
刘宣坐下后,廉恒也坐下。
这小子杵在营帐中,并没有离开。
对此,廉颇和刘宣都没有阻止,任由廉恒留下。
廉颇开门见山的道:“先生,钟象刚刚回来禀报,匈奴人来了。匈奴人现在,距离我们还有四天的路程,不过还没有摸清楚匈奴人的兵力。”
刘宣道:“四天时间,足够前方的斥候摸清楚匈奴人的兵力了。”
廉颇闻言,点了点头。
刘宣继续道:“出关后的曹渊一望无际,多是平坦区域,几乎没有陡峭山川,难以布下埋伏。匈奴人大举杀来,我们只能在青阳关等着。”
廉颇道:“这是没办法的事情,这是匈奴人的优势,也是难以剿灭匈奴人的原因。匈奴人生长在草原上,是马背上长大的,精于骑术,加之草原的地形,更助长了匈奴人的顽强。”
刘宣点头,赞同廉颇的话。
要剿灭匈奴人,目前来说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只要还有匈奴人活着,只要没能彻底剿灭,匈奴人就能卷土重来。
刘宣话锋一转,笑说道:“虽说我们不能主动出击,但驻守青阳关,足以抵御匈奴人。而且将军早已布下计划,匈奴人赶来,正好给他迎头痛击。让匈奴人知道,赵国不可欺。”
廉颇捋着颌下虬髯,道:“知我者,先生也!”
刘宣道:“匈奴人即将来袭击,这不是小事。依我之见,还是象征性的征求一下赵胜的意见。毕竟他是大王的特使,更是赵国的丞相。如今不管不顾,恐怕会引起赵胜的不喜。”
于刘宣而言,他和赵胜不相往来,总之是无所谓的态度。
然而,刘宣不希望廉颇受影响。
廉颇道:“也好!”
他抬头看着廉恒,吩咐道:“廉恒,请丞相来营帐中议事。”
“喏!”
廉恒转身退出了营帐。
刘宣静坐着,眼中却有一抹忧虑。
原因无他,担心赵胜插手。
廉颇却是神色如常,和刘宣有说有笑的谈论着。
不一会儿,赵胜在廉恒的带领下进入营帐。
这一次,廉恒没有留下,而是选择了离开营帐。他是廉颇的儿子,更是刘宣的弟子,没有外人的时候,廉颇和刘宣谈论正事,他可以在旁边倾听学习。
赵胜来了,他不能不讲规矩。
廉颇起身迎接,道:“见过丞相!”
刘宣微笑着起身见礼,不过分的热情,也不冷淡。
赵胜微笑道:“两位不必如此,本相只是大王派来犒劳大军的人,在军营中,我不是丞相,只是大王的特使。”
廉颇和刘宣闻言,都笑着应对。
不是丞相?
这话说得真轻松。
不以丞相的礼仪对待,恐怕赵胜早就怒了。
三人笑着落座。
廉颇主动说道:“丞相,末将刚接到探子回报,匈奴人距离青阳关已经不到四天的路程。四天后,青阳关必有战事发生,届时青阳关面临危险,恐怕没时间保护丞相。末将希望,丞相尽快的启程返回。”

刘宣眼神惊讶,都楞了一下。
他没想到,廉颇会在这个时候催促赵胜启程返回。
这时候让赵胜返回,理直气壮,不会让赵胜心有疙瘩。赵胜笑了笑,摇头道:“将军的好意,本相心领了。但区区匈奴人,焉能和将军匹敌?将军既然可以击败襜褴人,就能再大败匈奴人。本相打算留下,看将军和匈奴人一决高下。等取胜后,本相再启程返回
不迟。左右不过几天的时间,没有什么大碍。”
刘宣听了后,心中轻叹。
他就怕赵胜留下来,看目前的情况,赵胜恐怕不会袖手旁观,有可能插手。
廉颇道:“丞相,青阳关是前线,相当危险啊。”
赵胜微微一笑,正色道:“廉将军,本相早年的时候,也曾追随先王上战场厮杀,也曾和匈奴人交战。这点阵仗,不足为惧。”
廉颇闻言,一阵哑然。
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,廉颇也不便再劝。
赵胜话锋一转,建议道:“按照将军所言,距离匈奴人抵达,还有四天的时间。既然时间充足,为何不早做谋划?主动安排人出击呢?先发制人,后发制于人,这是最简单的兵法道理。”
廉颇摇头道:“目前的我们,兵力不足,难以正面出击。”
“虽说刘监军诛杀了近万襜褴人,又掳获了近八千匹战马,保证了我们的骑兵装备。但目前的兵力,不足以开启大战。”
“襜褴人虽说厉害,但事实上,也不过是这数十年崛起的。”
“相比于匈奴人,底蕴不足。”
“正因为如此,末将才敢孤军深入,袭击襜褴人的王庭。”
“而且袭击襜褴人的王庭,是将计就计,我们是知晓情况的。”
廉颇面色肃然,继续道:“和匈奴人对战,正面的硬碰硬不合适,在草原上的我们不占优势。末将暂时会以防守为主,再伺机破敌。”
赵胜听完后,点了点头,倒也没有再提主动出击的事情,道:“既然将军已有定计,本相便不多言了。”
廉颇道:“多谢丞相谅解。”
赵胜寻找了一个由头,转身离开了。
营帐中,只剩下刘宣和廉颇。
廉颇忽然多了一抹忧虑,正色道:“先生,赵胜一来就建议主动出击,我忽然有些担忧赵胜插手了。”
赵胜的询问,令廉颇心中警惕。
刘宣道:“将军来之前,向大王讨了命令。将在外,军令有所不受。赵胜虽说是丞相,但将军如果强硬起来,也可以不理会。”
廉颇苦涩一笑,表情并不轻松。
这个人毕竟是赵胜。
要和赵胜正面硬碰硬,这不是一个好建议,但愿不会走到那一步。
两人商量了一番,刘宣也起身告辞。
……
营帐中,赵胜盘腿而坐。
他脸上面无表情,眼中更是若有所思。对于廉颇的拒绝,赵胜倒也不意外,他只是提一个建议而已,廉颇拒绝,也是正常的事情。
忽然,营帐门帘卷起。
一个侍从走了进来,禀报道:“丞相!”
赵胜道:“何事?”
侍从回答道:“夫人派人来询问,您什么时候返回平邑县?”
赵胜思索片刻,正色道:“传信夫人,让她不必等我,先回邯郸。本相回程的时间,暂时不确定。”
“喏!”侍从应下,便转身退下。
书书网手机版 m.1p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