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孤身出关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修戈听到乌维答话,心中生出不妙的预感,连忙劝说道:“大王,刘宣虽然年纪不大,却诡计多端,往往算计人于无形之中。我麾下的大将图狐,就是死在了刘宣的算计中。您不要和刘宣废话,会被刘宣算
计的。”
乌维斜眼一扫修戈,冷冷道:“你的意思是,本王和图狐一样愚蠢?”
修戈闻言,顿时哑然。
这话带着刺。
乌维这般说话,不希望他插嘴。
修戈压下心中怒气,道:“大王英明神武,不是图狐能比拟的。”
乌维又说道:“你的意思是,本王比不上刘宣?”
修戈听了这话,心头乱糟糟的,乌维处处针对他,让他难以接着劝说。
事实上,修戈明白乌维之所以帮他报仇,一方面是他主动称臣,另一方面是有利可图。
对乌维来说,匈奴人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。
至于襜褴人的生死,乌维没有放在心上。
修戈深吸口气,让自己尽量保持冷静,道:“大王睿智无双,远超刘宣。”
乌维道:“既然明白,就不要胡乱插嘴。”
乌维的目光落在城楼上,他想要听一听,刘宣怎么处理这件事?
刘宣看向廉颇,郑重道:“将军,准备吊篮,放我出关。”
廉颇摇头道:“先生不可。”
一旦出关,就生死难测,廉颇不能同意。
赵胜脸上也露出震惊神情,劝说道:“刘子,匈奴人在关外列阵。一旦出关,就等于把生死交到匈奴人的手中。这危险万分的事情,你不要胡来。”
赵胜对刘宣,心中是有疙瘩的。
但此刻听了刘宣的话,见刘宣竟要一个人出关,大为震动,心底更有着佩服。
对刘宣的称呼,也有了变化。
一个能舍弃生死,一个能泰然面对千军万马的人,值得赵胜尊敬。
至于姜氏一族的些许事情,实在不值一提。李牧身着甲胄,他站在刘宣的身后,也是神色焦急。原本李牧一直秉承多听多看不说话的原则,但现在听了刘宣的话,也忍不住劝说:“老师,你如果一出关,修戈要杀您,您根本躲不了。您杀了图狐和近
万襜褴人,修戈早就把您恨之入骨了。”
廉颇再一次道:“先生,我不同意。”
刘宣轻轻一笑,反问道:“将军能让关外的百姓不被杀吗?”
廉颇道:“本将不能,但本将更不能让先生陷入险境。先生是监军,并非军中主将,没有必要以身犯险。”
刘宣道:“将军放心,我的安全无虞。”
他脸上露出坚定神色,自信道:“我意已决,准备吊篮吧。我既然敢出去,就有足够的把握确保自己性命无忧。”
事实上,刘宣的心里也没底。
但眼下百姓生死悬于一线,他不能坐视不理。
虽说刘宣没有十足的把握,但有一定的机会,他就必须试一试。
这时候,拼的是胆量。
这时候,拼的是智慧。
刘宣态度决然,廉颇和赵胜都轻叹,也不再劝说。
廉颇吩咐士兵拿来吊篮,抱拳道:“先生,保重!”赵胜双手合拢,长身揖了一礼,缓缓说道:“刘子,赵胜在此,代赵国的百姓向你道谢。同时,也向刘子道歉。此前赵胜因为姜氏一族的事情,对刘子心有芥蒂。今日先生之壮举,令赵胜倍感惭愧,还望先
生一定要平安归来。”
刘宣笑道:“在其位,谋其政罢了,丞相不必如此。”
赵胜道:“多谢刘子!”
刘宣上了吊篮,在士兵的操作下缓缓下落。

乌维正等着刘宣答话,忽然间,竟是看到刘宣乘坐吊篮出关,他坚毅粗犷的面颊上,也忍不住流露出震惊的表情。
青阳关外,千军万马汇聚。
然而刘宣一介书生,竟有胆量孤身一人出关。
这份胆魄,着实不凡。
乌维的心中,不由得对刘宣有了一丝的佩服。
这样有骨气和胆魄的人,不论身在何处,都令人钦佩。
修戈看到刘宣出来,他伸手摁住了腰间的刀柄,红着眼,已经准备要杀了刘宣。不杀刘宣,他心绪难平。
乌维淡淡道:“修戈,没有命令,不得轻举妄动。”
乌维不在意修戈内心的想法,他看重的是利益。
如果刘宣为他带来足够的利益,事情就好商量。至于襜褴人,如今不过是他的附庸罢了。
修戈道:“卑职明白!”
他咬着牙,松开了握住刀柄的手。
吊篮落地,刘宣从吊篮中走出来,信步上前。
千军万马前方,刘宣身着一袭白袍,面带笑容,神色自信,坦然上前。他来到乌维的战马前方,不卑不亢的道:“在下刘宣,见过匈奴王。”
乌维翻身下马,正色道:“刘宣,你是一个勇士。”
刘宣道:“匈奴王过奖了!”
乌维话锋一转,进入正题道:“你有疑问要本王解答,说吧。”
此刻,乌维并不提刘宣的处境,可是他的心中却早有打算。如果刘宣给出的答案不能让他满意,那么刘宣就不用回青阳关了。
刘宣微笑道:“在下的第一个问题,匈奴王带兵叩关,是为了什么呢?”
乌维道:“为襜褴人报仇雪恨。”
刘宣摇头,轻笑道:“匈奴王是草原上的一霸,会是如此浅薄的人吗?”
乌维捋着颌下胡须,哈哈大笑。
笑罢后,乌维正色道:“刘监军真是快人快语,说话都如此的直接。不瞒刘监军,本王带着大军南下青阳关,是不忍心襜褴人被打得这么惨。”
刘宣嗤笑一声,道:“匈奴王认为刘宣是无脑之辈吗?”
他抬起头,朗声道:“如果仅仅是这样,请匈奴王给在下一个痛快,一刀杀了在下。在下深知出来了,恐怕回不去了。”
语气坦然,尽显刘宣的胆魄。
乌维轻叹了一声,一副惋惜模样,道:“刘监军慧眼如炬,本王就知道瞒不过刘监军。”
刘宣说道:“请匈奴王直言!”
乌维面色肃然,郑重道:“本王带兵大军南下青阳关,是为了粮食和衣物。秋风瑟瑟,寒冬逼近,草原上的儿郎,仍然缺衣少粮。本王南下,也是迫不得已啊!”
他嘴角噙着笑意,看刘宣如何回答。
这个时候,乌维心有期待。
刘宣问到了关键之处,足见刘宣的睿智和聪明。
和聪明人说话,就是简单。
刘宣正色道:“匈奴人缺衣少粮,这不是什么大事,也不是难事,不值得大动干戈,更不值得拿几千近万的百姓来要挟。在下认为,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。”
乌维顺势问道:“刘监军有什么办法?”
乌维明白,现在进入正题了。
刘宣回答道:“既然匈奴人缺少粮食和衣物,赵国愿意拿出一定的粮食、钱财和珠宝玉器,帮助匈奴人度过难关。当然,前提是匈奴王释放所有的百姓。”
修戈一听,顿时炸毛了,大吼道:“大王不可!”
乌维呵斥道:“闭嘴!”
修戈听后,脸上的表情愤怒无比。他已经预感到乌维可能会为了粮食,放弃襜褴人的仇恨。
书书网手机版 m.1p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