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 夹道欢送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高柳县!
城外官道上百姓聚集,人声鼎沸。
百姓竞相议论说话,而目光则望着从青阳关到高柳县南下的官道,眼神期待。
前线胜利的消息,已经传回来。
大军击败了襜褴人,斩杀了襜褴王,更击溃了匈奴人。
获胜的消息,令百姓振奋。
就在前天下午申时,高柳县的官府张贴了告示,说刘宣和廉颇率领的大军预计将于今天抵达高柳县,途径高柳返回邯郸。
百姓得了这一消息,竟是自发的汇聚到官道旁欢送刘宣等人。
此刻的官道两侧,百姓犹如长蛇蜿蜒。
其长度,多达十余里。
无数的百姓人头攒动,一个个都翘首以盼。
“这次能击败襜褴人,多亏了廉颇将军带兵杀敌。如果没有廉颇将军,咱们高柳县肯定保不住,肯定会被胡人劫掠。”
“放屁,没有刘监军出谋划策,能取胜吗?”
“就算有刘监军谋划,但没有廉将军上阵厮杀,那也无济于事。”
“你们这争论,有意思吗?总之,这一战咱们赵国胜了,而廉颇将军和刘监军各司其职,都是立下了功劳的人,他们两人相互配合,何必要分个高下呢?”
“这话到也有道理。”
“说起来,廉颇将军和刘监军的配合,的确天衣无缝。”
……
百姓说这话,议论的声音此起彼伏。
百姓对刘宣和廉颇,心中有着无尽的感激。
因为没有廉颇和刘宣,他们生死难料,北地的安宁太平,是两人的功劳。正因为如此,刘宣和廉颇率军南下的消息传出,百姓纷纷发的来送别。
“来了,大军来了!”
位于最北面的官道两侧,有的百姓眼尖,发现远处的官道上出现了黑影。
黑压压的影子,必然是大军抵达。
一时间,百姓欢呼不已。
许多的百姓,竟是纷纷的往前跑,在这些百姓的带动下,原本官道上站着的百姓,又纷纷的往前移动了很长的一段距离。
廉颇和刘宣率军赶路。
两人行进时,忽然,钟象快速的飞奔而来。
“报!”
钟象来到廉颇的面前,抱拳道:“将军,南下的官道上,有无数的百姓汇聚。末将粗略询问了,他们是来送别的。”
此刻,钟象脸上有着骄傲。
百姓送别,是对他们的尊重。
这一切,是他们应得的。
廉颇的目力极好,他抬眼望去,看到了官道上模糊的人影。虽说看不真切,但已经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声音。
廉颇道:“知道了!”
钟象退下,军队继续前进。
廉颇看向刘宣,沉声道:“先生是监军,是大王任命的安抚三县百姓的人。如今百姓汇聚,还是由你和他们说话。”
刘宣笑了笑,道:“将军,依我看,还是丞相出面最合适。”
出风头的事情,刘宣愿意让给赵胜。
他虽然年轻,却不是不懂事的毛头小子,他知道世事人情。如果只有他和刘宣,他站出来说话,并没什么不妥。
然而现在的队伍中,却多了一个赵胜。
赵胜是赵国的丞相,有赵胜在,刘宣如果撇开赵胜,有可能会引起赵胜的不满。
他的做法,就是照顾赵胜的面子。
赵胜笑着拒绝,说道:“先生,还是你说吧。”
刘宣坚定的道:“丞相是大王派来的使节,代表了大王,理应由丞相出面。”
赵胜道:“这种场面,本相不适应。”
刘宣一听这话,便清楚了赵胜的心思,赵胜是愿意的。作为一国的丞相,赵胜不适应百姓汇聚的场面?这简直是笑话。
纵然再大的场面,赵胜也遇到过,何况是眼前的事情。
刘宣心思坚定,再一次道:“丞相,你是最合适的人,不要推辞了。”

连续三次邀请。
这表明了刘宣的态度和诚意。
赵胜见实在是推不掉,勉为其难的道:“既如此,本相便不客气了。”
刘宣道:“理应如此!”
定下了策略,三人率领着军队继续南下。
时间不长,来到了百姓迎接的地点。
这一刻,无数的百姓欢呼鼓舞。
赵胜没有马上讲话,他跟着队伍一起,朝高柳县的县城继续前进。约莫往前走了两里路,来到了百姓汇聚的中间位置,赵胜停下来。
大军停止前进,赵胜策马上前,来到了最前方。
他抬起手,示意百姓安静。
周围声音,渐渐消失。
所有人的目光,都汇聚在赵胜的身上。
两侧的百姓,也越来越多了。
许多的百姓从前后两侧汇聚过来,都聚集在了赵胜停下的位置。
赵胜目光扫过百姓,眼中流露出一抹满意神色,朗声道:“本官名叫赵胜,是赵国的丞相。此前大王得知廉颇将军大败襜褴人,特意命令本相来犒劳三军,嘉奖廉颇将军和刘子。”
“这一战,我们击溃了襜褴人的王庭,击败了襜褴人,更斩杀了襜褴王。”
“这一战,我们击溃匈奴人的王庭,击溃了匈奴人,也击败了匈奴王。”
“这一战,胜利者是我们。”
说着话,赵胜的情绪也激动了起来,他手握成拳,很是投入,朗声道:“能取得如今的成绩,是廉颇将军的功劳,也是刘子的功劳,更是前线无数士兵厮杀的结果。”
“本相可以肯定,代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不会再遭到袭击。”
“除此外,北方青阳关也加强了防守。”
“乡亲们,你们可以放心了。”
赵胜话并没有持续太久,继续道:“如今,我们即将返回邯郸。希望乡亲们在高柳县,好好的过日子,早日走出困境。”
他双手合拢,长身揖了一礼,然后就下令继续前进。
大军启程,又继续前进。
队伍来到高柳城外,高柳县的县令,以及高柳县的其他官员,纷纷出来迎接,以表达对廉颇和刘宣等人的敬意。
高柳县程家,也在其中。
如今的程家有高柳县令的支持,愈发兴旺。他们看到刘宣,也倍感激动。
刘宣能拿下曹家,也有程家的功劳。
胜、廉颇、刘宣和高柳县的官员简单聊了几句,便继续南下。
队伍南下的路上,走了十余里,都有百姓送行。
无数的百姓奔走相送,只为再送刘宣、廉颇等人最后一程。
等彻底看不到刘宣等人了,百姓才离开。
赵胜面达笑容,目光落在刘宣的身上,正色道:“民心淳朴,可堪大用啊。大王安排刘子作为安抚三县百姓的监军,可算是找对了人。”
刘宣说道:“丞相谬赞了。”
赵胜话锋一转,道:“刘子立下大功,回到邯郸后,便该进入朝堂中枢了。本相在这里,先行恭祝刘子了。”
刘宣微笑道:“在下还年轻,许多事情都不懂,还需丞相多多提点。”
对于赵胜透露的消息,刘宣很感激,但不至于得意忘形。
眼前的赵胜,乃是赵国的国相。
能成为一国之相,赵胜凭借的不仅是宗室大臣的身份,不仅是赵何的兄弟,更有自身的能力,这样的人刘宣不敢小觑。
廉颇跟在一旁,他听刘宣和赵胜说话,却不搭话。
只不过,廉颇面带笑容。
他是发自肺腑的为刘宣高兴,不仅因为刘宣是他一手发掘的,更因为他是刘宣的好友,发自内心的为刘宣高兴。大军南下,途径平邑等县后,便直奔邯郸。
书书网手机版 m.1p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