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夫余、高句丽、三韩介绍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夫余,在地图的右上角淡黄色区域显示,其下是高句丽,注意,朝鲜半岛,当时中国占有一半,另一半是原始部落三韩(即马韩、辰韩、弁韩),是朝鲜半岛南部的三国。红线是李亦奇出击卢朐河,打鲜卑轲比能的路线。
地图长春位置以北的农安城就是夫余王城,高句丽的丸都城就是现在集安,离辽东的丹东不远。
夫余:亦作扶余。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民族之一。首见于《史记-货殖列传》。一般认为属于通古斯语族。大约在战国时期,夫余已为诸国所知。据公元1世纪保留的传说,远在北方的“北夷”有索离国,约当今嫩江上游松嫩平原。索离国王的后裔名东明,向南发展,渡过掩水(今松花江中游),占踞了今吉林农安、长春一带,所谓“东夷之域”,亦即古代原始居民的原住地,遂称夫余国。它南与高句丽,东与挹娄、西与鲜卑为邻;北有弱水,弱水即今嫩江或黑龙江。这地区“最为平敞,土宜五谷。出名马、赤玉、貂”,“以员栅为城,有宫室、仓库、牢狱”。在国王之下,设马加、牛加、猪加、狗加等官,各“加”分领数百至数千邑落。邑落的豪民役使“下户”为奴仆,社会处于奴隶制阶段。刑法严苛。正月祭天,断刑狱。衣服尚白。兄死妻嫂。有军事则祭天,杀牛、观牛蹄以占吉凶,遇敌时,诸加各自为战,使下户输担粮草饮食。文献所记夫余的礼节、习俗、衣饰,和近年考古的遗存,都说明他们久已受文化的影响。
汉武帝时,夫余向汉朝贡。王莽为向“外夷”显示威力,曾于始建国元年(公元9)派遣赉印绶的五威将军至夫余。公元1世纪初至3世纪中,夫余实力渐盛。自东汉光武建武二十五年(公元49)起,不断遣使朝汉,与汉基本上保持友好。而同高句丽、鲜卑对抗。安帝建光元年(121)冬,高句丽围攻玄菟郡时,夫余王曾遣子尉仇台击破之,解救了玄菟。顺帝永和元年(136),夫余王曾来汉京洛阳。以后,高句丽日趋强大,向西发展,汉边军退至西盖马(今辽宁抚顺);但夫余仍亲汉,西与鲜卑、南与高句丽对抗。东汉末及曹魏初,公孙氏势力在辽东兴起,夫余属辽东。公孙氏为利用夫余抑制高句丽、鲜卑,曾以同族之女妻夫余王。公孙氏亡后,夫余又于魏明帝景初二年(238)朝魏。
丸都山城,位于中国东北集安。
丸都山城在国内城北2.5公里的丸都山上,初名尉那岩城,当地人称山城子。是高句丽最典型的早期山城之一,既是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,又是一座都城,是我国高句丽古城中唯一一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文献记载,高句丽琉璃明王二十二年(公元3年)冬十月迁都于国内,筑“尉那岩城”。高句丽第二代王时开始修筑,
目前,山城东墙,北墙西段,西墙北段保存较好,高处可达4-5米,由20余层修琢工整的长方形和方形石条构筑,结构严谨。石材一般长40-90厘米,宽20-50厘米,厚10-30厘米。自下而上,逐层内收,上部筑有1米左右的墙,墙内壁下部有一排筑洞,相距2米左右。全城有门址5处,南墙有一处瓮门,东北两面城墙上各发现两处门址。
丸都城内有泉水两处,一在城西北角,一在城东山脚下。在南城门汇于—处,注入通沟河。
城内有古建筑遗址3处,蓄水池一处,墓葬37座。宫殿遗址在东侧山坡下,南北长92米,东西宽62米,进深作三层阶地,到处是瓦砾和成排的础石。了望台亦称点将台,在南门以北200米的高岗上,用石块垒筑,高11.75米,登台可望风通沟平原及国内城。了望台北15米,发现一处戍卒居住址。东南有一蓄水池亦称饮马湾、莲花池,北部尚有石彻池壁。城内的墓葬,石坟居多,大约是山城地战争中毁弃之后埋葬的。
丸都山城曾发生过多次战争。公元28年,高句丽第三代于大武神王十一年七月,汉辽东军队攻伐高句丽,直逼都城,高句丽王公大臣退守丸都。粮草殆尽,形势危急。左辅乙豆智献计,以池中鲤鱼及美酒慰劳辽东军。使者代大武神王向辽东军将领谢罪:“无以将厚意,辄用薄物,致供于左右”。汉军以为丸都城中水草粮食丰足,久围不利,于是退军。
公元244年,曹魏正始五年;因高句丽东川王侵扰辽东西安平,派遣幽州刺史母丘俭率兵征高句丽,初战于本溪太子河一带,高句丽王败走,幽州军队直追至岘今麻线乡板岔岭一带;“束马悬车,以登丸都”。并刻石纪功。母且俭纪功碑1904年(光绪30年)出土于板岔岭西北天桥沟的山城山,现藏辽宁省博物馆。碑文所记正日母丘俭征高句丽破丸都山城的史实。
公元342年,高句丽第十六代王故国原王重修丸都城,并移都于此。不久,燕王慕容率军攻陷高句丽,焚毁丸都城宫殿而去。
故国原王以为难能修复,再迁回平原城。从此,丸都城便衰落下去。
高句丽属于中国,与高丽不是同一概念,而三韩,才是现在高丽棒子的祖宗。
三韩(即马韩、辰韩、弁韩),处在朝鲜半岛的南部,邻居是大汉,当时三韩,十分落后,是伟大的李亦奇,也称李太阳的光辉照耀着它,它们才从原始人走向开化。
点击察看图片链接:
打开图后,再双击放大
书书网手机版 m.1p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