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四章生平大敌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书房内。
嬴政隔着门缝,静静看着跪在地上的赵昆,沉默不言。
身后的李斯、王贲等人也静静等候。
隔了半响,嬴政才转过身,走向桌案,朝王贲轻声说道:“你去让他走吧!”
王贲愣了一下,想要询问缘由,但嬴政明显不想多说,他也只能应诺而退。
此间众人,只有李斯才明白嬴政的苦楚。
嬴政不是不想见赵昆,而是不能见。
因为见了赵昆,他的身份就曝光了。
想到父子俩在山里的那些事,即使身为外人的李斯都不敢想象,他们见面会有多尴尬。
所以在没有处理好父子关系之前,嬴政是不打算暴露身份的。
就如此,又等了一会,王贲才从门外走进来,朝嬴政拱手道:“陛下,公子说那个姜潮是他的救命恩人,他一定要救!”
嬴政皱眉:“他还说了什么?”
关于姜潮的事,他不觉得有任何法外施恩的可能,毕竟姜潮杀人,只是为了泄愤。
若因私情乱法,必生祸端。
“公子没说别的,只是让我将这个交给您。”
王贲说着,从怀里掏出一张带着殷红的布条递给嬴政。
嬴政看到布条的刹那,心都抽了一下。
好家伙!
为了救一个杀人犯,连血书都用上了?
你小子懂不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?
此时此刻,嬴政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无名怒火,愤愤的接过布条,只要上面有一个向姜潮求情的字,他便立刻下令处死姜潮!
然而,令他意想不到的是,上面只有简单的八个字:‘楚人求剑、晏子修路。’
看到这八个字的刹那,他微微有些愣神,隔了片刻,才小心翼翼的收起布条,然后面无表情的说道:“好了,我们继续。”
众人闻言,面面相觑。
搞不懂这对父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
不过,只是迟疑了一瞬,冯去疾便率先开口道:“陛下,关于灾情之事,老臣支持李丞相,我大秦历来主张治灾不赈灾,为的就是不劳而获!”
“况且,赈灾也未必是好事!”
嬴政:“此话怎讲?”
“前车之鉴不能不明,想当年赵国发生大旱,赵王派人赈灾,结果官吏贪污赈灾钱粮,使得民不聊生,才让我秦军有机可乘!”
嬴政皱了皱眉,转头望向王贲:“通武侯对此事如何看?”
王贲方才还在想赵昆的事,突然听到嬴政发问,有些迟疑,不过很快反应过来,拱手道:“老臣乃一介武夫,对政事不甚了解,所以也没有好的建议。”
说到这里,他话峰一转,又道:“不过,臣担心灾情会影响军事!”
“你说东胡?”
“是的陛下,东胡历年都有入秋劫掠的习惯,若我们应对灾情不利,恐怕会让他们有机可乘!”
话音刚落,蒙毅便站出来道:“陛下,臣以为通武侯所言有理,灾情事关重大,望陛下三思。”
李斯拱手:“陛下若担心军事,可向辽东派遣军队,臣相信我大秦将士,一定能震慑东胡,让他们不敢进犯!”
蒙毅刚想反驳,却见嬴政抬手打断了自己:“蒙爱卿稍等,朕想先问问李丞相。”
李斯一愣,旋即拱手道:“陛下请讲!”
“李丞相可曾听过‘刻舟求剑’的故事?”
李斯闻言,脸色刷的一下全白了。
这则故事出自《吕氏春秋》!

乃是吕不韦所著的典籍,李斯曾经也编撰过。
自从吕不韦死后,这典籍就成了禁忌。
如今嬴政当着李斯的面提起,让他不由有些惶恐。
陛下这是什么意思?
是要敲打自己?还是有别的用意?
就在李斯胡思乱想的时候,却听嬴政又道:“昔日我大秦土地贫瘠,人口稀少,凡事采用法治,无可厚非;
但如今我大秦坐拥六国之地,千万人口……”
说着,他又转头望向冯去疾:“若还遵循旧制,与那楚人求剑何异?”
冯去疾有些疑惑的问道:“照陛下这么说,赈灾难道就不是遵循旧制?”
嬴政:“当然不是,朕说的旧制,与你们想的旧制不同。”
冯去疾:“有何不同?”
嬴政笑了笑,没有回答他,转而望向李斯:“不知李丞相可曾读过《晏子春秋》?”
李斯:“……”
怎么又问自己?
明明是冯去疾的问题啊!
此时此刻,李斯总感觉自己被针对了。
不过嬴政发问,他又不敢不答,于是硬着头皮道:“自是读过。”
他虽是法家,但也博览群书,毕竟师从荀子,而荀子乃是有名的大家。
荀子教导弟子,都是采用百家之长,而李斯自然受其影响。
“那李丞相可知晏子修路赈民之事?”
话音刚落,李斯和冯去疾同时一愣。
是的,嬴政提出的赈灾之法,就是后世有名的以工带赈。
所谓以工带赈,就是用劳动换温饱。
当时齐国发生灾情,晏子请求齐王赈灾,结果被齐王拒绝。
恰巧他正在主修道路,就命令官吏提高工钱,招纳灾民充当劳动力。
最终路修得比原来长,工期增加了不少,而灾民也得到了救济。
“朕决定重新修缮边境长城,抵御东胡!”
“不知两位丞相,意下如何啊?”
“这......”
李斯和冯去疾闻言,不知该如何回答。
这个办法简直绝了。
既能赈灾,也不违背大秦律法。
“陛下大才,臣等佩服!”
李斯、冯去疾、蒙毅、王贲,齐齐朝嬴政施礼道。
“如此妙计,我怎么没想到呢?”
李斯心中暗暗叹息,忽然间,他脑中灵光一闪。
等等!
陛下刚才让通武侯去了外面......那张碎布......莫非这是公子昆的计谋?
“我擦!”
想到这里,李斯宛若雷击,脑瓜子嗡嗡的响,不由暗呼:“此子乃吾之大敌也!”
这些年,我李某人为何能屹立大秦朝堂?
不就是靠着才学吗?
你以为我只有才学?
不,我还懂帝心!
可赵昆这小子,张口一个我比始皇帝还了解他,闭口一个始皇帝如何如何,懂得比自己都多。
这是什么?
深谙帝心!
而如今,他竟靠着一块碎布就助陛下扭转乾坤!
这又是什么?
才学!
论帝心,吾不如他!
论才学,吾也不及他!
不行!
绝不能让此子成长起来,实在太可怕了!
李斯一时间,细思极恐,将赵昆当作了自己生平大敌。
而与他同样想法的,还有隐藏在角落的赵高。
此时此刻,二人在思想上达成了统一战线,一定要除掉赵昆。
..........
求推荐票,月票。
求支持啊!
书书网手机版 m.1p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