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7:书中故事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277:书中故事
我合上手中的古书,抬手拭泪,故事到此就已经结束了。『可*乐*言*情*首*发』
曼纱华和渊著的一生都被我读了过来,而我的一生却多半用在了等待上。
那日陈说现在不可以娶我,但终会娶我,于是为了这句话我便一直等着,从起初他来日日看我,到后来的互通书信,前前后后加起来便是五年之久,五年的书信爱情,在洪元35年时戛然而止。
停止书信的来往并不是他信守当年的承诺前来娶我,而是这份被我珍视的爱情最终无疾而终。
洪元35年陈朝还发生了一件事情,当今圣上陈钰炆的四叔陈斌,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攻城,一把火烧了皇宫,陈斌夺位,成了陈朝的新皇。先皇陈钰炆不知所踪。
我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正在房中绣花,尖针猛地扎入了我的指尖,鲜血染红了我正要绣的一对鸳鸯。
我打发丫鬟下去,正要起身,一群穿着皇家锦衣的人将我团团围住,我手中的刺绣掉落在了地上。
一个穿着独角兽马鞍金袍的男子走了进来,他俯下身去捡起我地上掉落的刺绣。
在他抬眸的瞬间,我微微一滞,四年了,终于又见面了。
“陈武,你来做什么?”我问道。
面前的陈武比四年前刚毅了不少,他的眉心深锁,面容冰冷,身上覆着一股戾气,让我直直打颤。
“我来接你入宫,做我的妃子。”
话罢,他不待我问些什么,便叫那些锦衣带我出了这座宅子,直入皇宫。
脑海中往昔的一些画面纵横交错。
陈武陈说他们是商人,他们来找我是看中了我花园子里的花。
陈多次问起我家还有什么人,多次提到我是否对他坦诚相待。
陈武在四年前离开这里的时候,特地跑来告诉我让我离陈远一点。
陈送个给我的玉佩上面小小的刻着一个“炆”字。
陈武送个给我的玉佩上刻着的是个“斌”字。
陈说现在还不是时候他还不能娶我。
陈武说要娶我。
锦衣一而再的来到山谷捉拿我和花奶奶,只因为我是丞相胡氏的后人。
……
此时我的脑中一片混乱,我跟着前方走的陈武入了宫,穿过宫门,朝里走去,里面一片被火烧过的废墟,乌烟瘴气,有的火还未被灭干净,火星子四溅。
我用手帕捂住口鼻朝前走着,陈武道:“这被烧了地方是陈钰炆的家。”
“陈钰炆?”我叫着先帝的名讳。
“嗯,是陈。”陈武道。
我不可否置的看着他,心却像是被凉水浇灌过的一般:“那你是?”
“陈斌,当年的事,现在想和你说声对不起。”陈武道。
“你什么意思?”
当年一个卖花的小姑娘遇到了两位富贵的公子,富贵公子看到了卖花女子手腕上的宝石手链,于是说要买下女子家中的所有花,并依言要来女子家中看看,女子与两位公子往来,一来二去他们成了朋友。
却不想因这个朋友女子也招来了杀身之祸,胡氏灭门一案过去已久,时隔十多年锦衣出现在山谷,要捉拿胡氏的留下的最后一人。可若不是两位公子赶到,女子和女子的奶奶便会命丧黄泉。公子们在这个时候总会及时赶到。
第一次,公子们修葺的锦衣烧坏的房子。
第二次是陈钰炆皇帝登基不久,锦衣前来放火杀人,花奶奶殁,是陈武前来救了女子的性命,随后陈便赶到了现场将女子接走,安养在了一处府邸,年年月月书信来往。
我将整件事银丝串珠起来,背后一一阵阵的发凉,寒意沁上了我的心头,难道只因为我是胡家未被除掉的女儿,就要引得两位皇子对我如此关注,一个谎言不惜说了五六七年。
当年第一次被锦衣烧毁了房屋是陈向他的皇爷爷,也就是当年的陈矢璋告密,陈矢璋派锦衣来烧毁了我和花奶奶还有阿德叔的房屋,是陈武及时赶到救下了我和花奶奶。
第二次花奶奶死的那次,陈刚刚登基,他许是怕留下后患,也不愿与我多做纠缠,便又派了锦衣来放火杀人,花奶奶殁了,陈武即使赶到救了我,他也受了很重的伤。
而每次事件结束后陈都会出现。
当年我因他的出现而感激他,现在想来真是可笑之极,陈的出现只想来确定一下我死了没有,而这些年我竟错把他当作最亲的人,甚至以为他真的能娶我。
我听着陈武说的一切,知道了当年的一切事情,我恍然大悟,像是从中明白了些什么,心轻了不少,后来又觉得像枷锁,这几年来我爱错了人,信错了人,等错了人。
而他呢,每一封信看似真情切意,句句诚恳。

我是胡氏一族遗留下来唯一的后人,他想要从我的身上知道胡氏还有没有残余,将来会不会威胁到他的江山。
可书信越来越真诚,越来越情意绵绵,到最后怕是连他自己也分不清这么久的书信往来到底是为了什么,他为何还留着我至今。困顿道局中的是茫然不知的我还是身陷其中的他?
五年之久的书信,是为一个他本承诺我的美好未来,还是为了消灭一个胡氏的后人。
……
陈斌,在这里我应该叫他陈斌而非陈武。
陈斌锢住我的手腕,眼眸款款的看着我,沉声道:“当年你错信了他两次,我们也错过了两次,这次不要再错过了,留在宫中,陪我共享这万里河山!我是真的喜欢你,而非想窥探胡氏一族的秘密。”
我看着陈斌认真的眼眸,没有说话,蓦地他展开长臂将我拥进怀中,真诚的说着:“对不起绿儿。”
这么多年的欺骗,他终于肯说一句对不起。
我看着他身后的废墟皇宫,心里百感交集,我用了最快的时间原谅了陈斌,亦是原谅了欺骗我多年的陈钰炆。
“陈武这里不适合我,我想去找他,让他亲口也对我说声道歉。”我道。
陈斌松开了我,他看着我,眼眸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:“绿儿你是喜欢我的,一直以来你都没有看明白自己的心,你是喜欢我的,不要再执着那一个答案了,他或许早已葬身火海了,绿儿!”
陈斌说的语无伦次,或许吧,我曾经喜欢过陈斌,但接下来的四年,与我互通书信的人是陈钰炆,我必须找到他,无论生死,我都要亲口问一问他到底有没有爱过我,还是只是在利用我。
我不该高估了自己,也不该低估了帝王心。
有时候我们所执着的做着一件事,无非就是想求一个答案,来让自己安心,否则这辈子我或许都不会甘心也不会心安。
陈斌挽留我再三,我还是离开了皇宫。
我开始去了寻找陈钰炆的路上,是去找他,也是救赎自己,我不要这辈子都困在南玉城,我还要去找书中的人,找花奶奶的故人。
多年后,我漂洋过海来到花奶奶故事中的国度,正在客栈休息的我收到了一份小二送来的信,信中还附着一串108颗的小叶紫檀的佛珠,佛珠中的一颗珠子上小小的刻着一个“炆”字。
信的开头写着“阿绿”,信的结尾写着“陈”。
我泪流满面,多年年来我苦苦执着的答案终有了结果。
在天渊国,我凭着一本古书求证着当年的事情,在这过程中我也想极力的找到花奶奶与这本书的联系,她在临死前说:“书中的人是昔日的故友,若有机会去找他。”
花奶奶姓花,花—华曾经我一度认为花奶奶都是当年的曼纱华,可后来我错了。
天渊国的茶馆中惊堂木拍案,说书人话说当年喜乐公公将一个孩子嘱咐给了花奶娘,便让他们远走,不要再回天渊国来,因这件事著帝大怒,险些砍了喜乐公公的头颅,这件事天渊上下人尽皆知,传言说这个被送走的孩子便是渊著与曼纱华唯一的孩子,渊心绿。
我想也许当年曼纱华自知生命已然走到尽头,她没能力抚养这个孩子长大,便将她送到了宫中,喜乐又希望渊著能放下曼纱华好过起来,便悄悄的将孩子远送,成就了今日我的故事。
我摸着腕上的宝石手链,这根本不是什么宝石,它晶莹剔透,是两块碎了的北玉,镶嵌在了手链上,原是如此。
没有曼纱华和渊著,就没有我胡心绿,而我也本应该叫做渊心绿,是什么阴差阳错,又是什么注定了今日的结局。我究竟是胡丞相的女儿还是故事中著帝的女儿,我的人生究竟是带着光环荣耀一生,还是背负罪名寥寥无几。
我一直在想花奶奶给我讲的这本古书究竟是谁写的,是当年的曼纱华或渊著,还是后来知道一切的花奶奶。
后来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。
我站在一处山顶,看着底下的万里河山,云雾缭绕,那片蔚蓝色的海迷幻的像是世界的尽头,冷风呼呼地吹着我的脸颊,西侧的光晕将我的容颜照的发暖发光。
我想,假如曼纱华没有消失,北玉未碎,曼纱华和渊著会不会一生一世一双人,儿女绕膝,子孙满堂,在大槐树下品一壶茶,拈一中花,直到老去。
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传说,在一幕幕的上演,每一个王朝的兴起,无不是踏着血路,搭着骨梯走来,然而生死永别便是这权利的代价。
七年又七年的时光翩然翻过,是帝,心策还是帝心,策?
...
书书网手机版 m.1p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