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章瞒天过海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张绣等人帅兵抵挡了一阵,就逃跑了。城内留下辎重、兵马、武器、粮草无数。刘备进了城,嘴巴差点笑歪了。逢人便说:“你们看,你们看,没有军师在身边,我还不是一样打胜仗。”
黄忠觉得都是他的功劳。同时觉得袁兵其实不堪一击。便请命追击袁兵,彻底占领会稽郡。
贾诩带着人向山阴县跑。刘备大大咧咧道:“我要亲自攻打山阴,留下郎将程海一万兵马驻守此城,至多八天我就回来了。”
果然只用了天的时间刘备就夺取了山阴县,这还包括赶路耗费的时间。刘备这辈都没打过这么多的胜仗,一时心花怒放;“追,一鼓作气拿下余姚。”黄忠有点担心:“万一敌人切断后路怎么办?”刘备想了一下道:“让马秦、高胜帅兵一万驻守山阴。我最多十天便回。”
余姚距会稽五百里。刘备只带四万兵马深入,沿途驻扎两万。到了余姚城外,只剩下两万不到。贾诩手还有五万人马呢。
余姚靠近大海。贾诩已经退无可退了。刘备围城,张绣夜里来问贾诩怎么做。贾诩摇着羽扇,淡淡道:“坚守不出。”
张绣心说,除了逃跑就是逃避。你也没别的本事了。他怀疑贾诩是不是欠了刘备银,怎么不敢跟人家打照面呢?
一直又拖了五天,贾诩突然召见众将,大声宣布:“沮授已经夺取了会稽、山阴,刘备得到了消息,正准备败逃。我当设计生擒。”
张绣纳闷:“沮授不是在攻临海吗,怎么到了会稽。”贾诩道:“这是调虎离山之计,攻打临海只是个幌。我军的目标其实就是刘备。”
贾诩指着帅帐悬挂的地图:“要逃回东阳,刘备只有两条路。一条是走山阴、会稽。可是这条路已经被沮授控制了。第二条就是翻山越岭走‘临海道’这条路颠簸而且较远。刘备一定会两路逃走,其一路,应当是疑兵。”
“藏霸、程银你可领兵直奔山阴官道,找僻静地方埋伏。黄忠一定会从此路过。你可趁机报杀弟之仇。”
“张绣,引兵埋伏在‘临海道’务必生擒刘备。”说完想了想,有补充一句:“实在不行,死的也可以。”
张绣轻松了,这样好办多了。
藏霸带了两千弓弩手埋伏在山阴官道两侧,只等黄忠来。贾诩说的跟真的一样,也不知道,能不能应验。
大约在二更时分,藏霸隐约听到了马蹄銮铃声响。命令所有弓箭手准备射箭。黑暗,为数不多的一只队伍快速向前推进。藏霸的眸在黑暗闪出恶毒的光,死死的盯死了,骑在马上的大将。不出贾诩所料,黄忠匹夫果然来了。藏霸心涌出大量的热血。两位兄弟稍等一下,大哥就要给你们报仇雪恨了。
黄忠这只是疑兵。人数不多,只有两千,为了造大声势,拿了很多没用的旌旗,间拉开的距离特别大。马尾巴上还托着树枝。
藏霸在路边看的真切,先把黄忠的先头部队放过去。突然呐喊一声,两边林木万弩齐发。黄忠手下倒下大半。黄忠回马迎战,身上顿时被射十余箭,好在铠甲挡住七八只致命的。手下的士兵东躲西窜乱成一团。袁兵再射一轮弓箭,才呐喊着杀将出来。
两千人已经射死、踩死一半了。一万袁兵冲出来,十个打一个。一顿饭的功夫,黄忠差不多成了光杆司令。黄忠这趟本来也没想活着回去。他走的就是一条死路。不过他可没想到有人会在‘死路’上埋伏。他还以为可以吸引袁兵的视线呢。由此看来,人家早就看穿了诡计,刘备休矣。
藏霸、程银各自抢了马匹,直取对方主帅黄忠。黄忠的胳膊、大腿剑三只。痛入骨髓。来不及拔出来,就和藏霸杀在一起。藏霸身上也多处受伤,武功大大折扣。本来不是黄忠对手。可黄忠胳膊上的弓箭碍事。行动不利索。加上程银在侧面助攻。渐渐落在下风。藏霸早料到这一手了。他知道杀黄忠并不容易,所以提前安排了两百弓弩手藏在路边。只等着射黄忠,别的一律不理。
弓弩手看到藏霸和黄忠打得热闹,分不出彼此。想射箭又怕伤了将军。正在为难,藏霸急坏了。一边挥刀和黄忠拼命,一面扯开破锣嗓喊:“放箭,快,射死他,报仇。”
弓弩手平时听命令听惯了,有些条件发射。藏霸一声令下,两百只劲箭骤然蝗虫般扑向黄忠。辐射面太大了,程银、藏霸本身也受到了波及,胳膊腿上箭数只。袁兵也受到冷箭波及。不过最惨的还是黄忠,两百只箭至少有五十只射到他的身上。三十只被铠甲挡住。另外二十只却要了他的性命。
藏霸虽然箭,却放声大笑。跳下马背,割了黄忠的头颅,吊在战马得胜勾上。黄忠剩下一两百的士兵,逃的逃,降的降。
刘备帅兵出临海道,走到险要峻岭,心生出一股寒意。再往前走,山路越来越窄。士兵拥挤在一起,连转个身都困难。
张绣唯恐不能活捉刘备立下大功,已经在这一带布置了一万弓弩手,一万骑兵,一万步兵。还有费尽千辛万苦,转运进来的五辆排弩机。分别扼守五个方位的小路。
刘备一边走,一边担心黄忠的安危。可惜了一员大将,如果不是迫不得已,不会让他去当炮灰的。黄忠一走,他手下连一个拿得出手的大将也没有了,心里空落落的,有些阴森。
正在此时,四面隐伏的山峦突然传来一声梆响。暗夜想起无数嗖嗖的尖锐声响。职业军人都知道,那是箭矢破空的声音。刘备身后登时惨叫一片。刘备根本不想组织抵抗,他只想发挥他的绝技逃跑。可是这次运气不太好。舍弃了大队人马的刘备跑到一条小路上,迎接他的却是一排排沉重的排弩。
“放”随着这一声响。刘备被一只沉重的速度飞快的长矛射穿心脏钉在冰冷的石地上。
张绣活捉的任务没能完成!!他只能把刘备的尸首带回去。
贾诩不到天亮就拔营回师。
早在三天前,我接到老师阵亡的消息后,就开始组织主力军团渡江。由于霍峻占有优势地形,坚决阻击。大军一直不能登录,一直拖了七天,贾诩自余姚回师。帅军攻击霍峻身后。霍峻措手不及,战败被杀。

大军陆续过河,包围东阳城。贾诩在城下拉出刘备的尸首示众。东阳守将郭攸之见刘备已死,自杀殉国。副将宗预帅军投降。
我入会稽城,见到老师尸骸,悲痛难当,哭得撕心裂肺。赵云、徐晃、鲁肃、刘晔、孙高、傅婴、雷薄这些人和老师共事多年感情深厚。人人泣不成声。尤其是赵云,哭得昏厥数次,喉头吐血。
郭嘉闻听此讯,在江陵设立灵堂,帅百官治丧。竟然难过的病倒在床。
“若非恩师栽培,我袁熙岂能有今天。老师虽死,封其荀恺、荀俣、荀诜、荀恽为乡侯,荀恽领大将军衔,升任青州刺史。”回想起当年在邺城初次遇到荀彧,我以为我能给他一场富贵。没想到天意弄人,还是逃不过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。
“全军为恩师发丧戴孝。另外封吴敦、尹礼之为列侯,养在晋王府。家眷赐一品夫人,赏赐黄金千两。”
我握着鲁肃的手道:“老师亡故,东南半壁就只有依靠先生。就请先生出任扬州刺史,总督淮南、江东。徐公明任横江大将军,主持扬州军务。”
鲁肃道:“这个不成问题。只是,眼下最主要的是解决刘备的残余势力。夺取温州、临海二郡。”
我道:“我已经有了主意,先集兵力攻取临海。至于温州,让庞世元和诸葛亮先斗上一斗。”
贾诩道:“我军几十万众,围攻一个郡。不需要讲什么战术。只需遵照兵贵神速四个字办理就可以了。”正说着突然厅外喊道:“我要见晋王。”
鲁肃道:“是诸葛瑜。”
诸葛瑾是来请战的。这些天正面和诸葛亮作战,他心里特别的别扭。打赢了担心弟弟的安危,打输了又觉得对不起各位同僚。
鲁肃一看诸葛瑾进来赶忙道:“主公,不如派瑜前去劝降。”诸葛瑾和我几乎同时摇头,那是不可能的,诸葛亮绝不会投降的。
“瑜,有话你就直说吧,寡人这里听得真切。”
诸葛瑾正色道:“只求大王一件事。”我道:葛瑾道:“末将请命攻打临海,若败了,一死以谢大王。胜了不要封赏。只求大王放过我二弟的家眷。”
我点头道:“石广元、崔州平、黄承彦这些人不是你家家眷吧?”诸葛瑾苦笑道:“此时此刻,自家人还顾不上,那里管得了外人。这几个大王随意处置。谨并不过问。”
“好,我答应你,不过,你一定要替我拿下临海城。若得临海,封你为富春侯。”“多谢大王,不知道大王给我多少士兵。”
“你要多少?”
诸葛瑾沉声道:“大军二十万,上将五员,七日之内必为大王破敌。”
“郝昭、赵龙、甘宁、吕蒙、太史慈、徐盛、谷利、潘濬。给你上将八员,大军二十万。能不能成功?”
这种关头,能够得到这样的信任,诸葛瑾对晋王的人品也无话可说了。其实我知道诸葛瑾的为人。他和诸葛亮一样是公私分明的。兄弟情归兄弟情,国家大事归国家大事。就像诸葛亮,为了刘备不一样杀了姐夫蒯祺。
诸葛瑾帅兵出会稽一路向南三日后抵达临海。他的七日限期是不包括路程消耗的。
诸葛亮此时已经得到刘备阵亡的消息。正在悲痛欲绝。庞统又每天派人搦战,无暇顾及临海。面对这个势均力敌的凤雏他也不敢有一丝大意。
就在庞统的牵制之下。诸葛瑾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兵临临海城下。王伉手兵马不到两万,一下面对整整二十万兵马,有些紧张。
王伉这人也属于视死如归的死心眼类型。虽然慌张,却一点害怕的意思也没有。翌日诸葛瑾命甘宁、太史慈搦战。王伉派了两员大将出战。这两员大将点也太背。遇上这两员虎将。结果全在五招之内被斩。
王伉不服第二天又派手下的王牌大将樊友搦战。想把昨日的面找回来。这次袁营出来的是赵云。事情已经可想而知了,樊友死的比前面两位更加悲惨。一招之内被秒杀了。
王伉双眼都要瞪出血来了,实在没想到袁兵这么猛。吓得不敢派兵出战了。第三天任凭诸葛瑾派人如何问候他家祖宗,他也装聋作哑,紧闭城门。诸葛瑾觉得时机成熟了,便派人去劝降。王伉仍人装聋作哑。
诸葛瑾心想,好你个王伉,死猪不怕开水烫。眼看期限快要到了,二十万大军拿不下一座两万人的城池,岂不让人笑掉大牙。
郝昭早晨骑马在城下转了一圈,回来见诸葛瑾:“都督,末将想到破城之策了。”诸葛瑾正在发愁,一下抓到了救命稻草:“伯道想到了什么计策?”郝昭道:“今早在城外转了一圈,发现临海城西的城墙多有损坏。大概是前些日诸葛亮攻城造成的。城北却涣然一些,非常坚固”
诸葛瑾打断了他的话:“伯道的意思是从城西攻城?”郝昭道:“末将的意思是从城南攻城。”
诸葛瑾露出讶异的神色。
郝昭笑道;“我的意思是声东击西。组织一部分士兵佯攻西门。把王伉的主力大军调走,然后从北门攻入。”
诸葛瑾道:“这么大规模的调动瞒不过王伉的。”
郝昭道:“末将来献这条计策,就是有十足的把握可以瞒天过海。”
诸葛瑾皱眉:“瞒天过海?”
郝昭压低声音道:“我发现了一条小路,可以通往城北。”诸葛瑾大喜:“太好了,王伉死定了。”
郝昭已经派特种兵去侦察过了,没有发现敌情。当夜诸葛瑾命太史慈帅军五万从小路绕行北门埋伏在十里外的山谷。
天亮的时候,赵云、甘宁统兵十万向西门进发。赵云在西门外给了王伉最后通牒:“王伉,给你一炷香时间,投降免死。”王伉的回答是一只冷箭。
赵云剥落箭矢,大怒:“找死擂鼓攻城”
本书首发。
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(__)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,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!
书书网手机版 m.1p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