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九章 组团现代游(70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阿音的到来,并没有给大顺娱乐带来太大的波动,她是个很安静的姑娘。
不对,他是个很安静的少年。
只要给他古琴,给他笛子,给他各种乐器,给他放那些优美的唱片,给他看歌剧,他就能一整天心情美好如月光,就能做一个特别软萌的温柔少年。
阿音什么都不需要,只需要听音乐。
他甚至并不只欣赏得来纯音乐,摇滚中的精品,他也喜欢。
流行歌曲里最通俗,最受大众欢迎的那些歌,他竟然也欣赏得来。
就连初学者错漏百出的弹奏,他同样能耐心地听许久,一点点把错误摘出,一个音符也不会错。
所有人里面,这是最省心的一个。
难得的是原主竟然也没有任何不平的地方。原主虽然同样是自闭症患者,可他也喜欢音乐。
虽然他没有学过,他没有阿音的机缘,所以他不曾表现出自己的天分,但每当阿音弹琴时,这具身体就会变得轻盈,心中会感觉温暖,他会很高兴。
杨玉英看到阿音,一度觉得自己的运气来了。
所有人里面,唯有阿音最让人省心,他对现在的条件没有任何不满,他对什么都不挑,连乐器的好坏他也不挑,给他一个空间,他就可以自得其乐。
杨玉英高兴了那么一阵子,忽然就发现游戏系统输送人员的速度骤然加快。
寒假最初的短短的十余日,每天都有新人到来。
每天到达一两个的时候有。
五六个的时候多。
十几个的时候竟然也不少。
甚至有一天,来了足足两百御前侍卫。
杨玉英再一次觉得自己从一开始就努力赚钱的举动,简直太明智了。
要不是有大顺娱乐,这些人一起到来,分别在五湖四海着陆,分别有自己的各种状况,有的有记忆,有的没记忆,有的有好家庭,有的家庭糟糕至极,急需解救。
乱成这般,她岂不是要焦头烂额?
至于现在,虽然忙碌了些,但大顺娱乐很好地接纳了这些人。
御膳房的大厨进了食堂。
擅长化妆的,擅长梳头的宫女们,但凡原主本身没有别的麻烦,都聚集过来,重操旧业,大顺娱乐梳妆方面顿时显得十分专业起来。
以前丽妃参加活动,大多数时候都是用人家节目组的化妆师,要不然就自己捯饬,如今有专人负责,在各种节目里,这妆容终于能配得上她这位大红人的身份。
御厨的到来,可算是减少了苏梦北的麻烦,他现在一日三餐吃食堂,再也不用为外头那些厨师们忽高忽低的厨艺水平发愁。
另外三位娘娘也到了。
还有一位皇子,一个小公主。
皇后李氏,国师师妹,贵妃小李氏,燕王生母,贤妃陈氏,陈氏乃是同样到达的皇次子靖王赵美,以及小公主的母亲。
杨玉英眼看着他们那位陛下老神在在,心中却有些尴尬。
幸好宫里这几位娘娘都只顾着新鲜,丝毫没有彼此争斗的意思,甚至知道丽妃最近参加恋爱综艺之类的操作后,到是笑了许久,纷纷打趣,瞧那眉眼,到好似有些跃跃欲试。
杨玉英:“……”
这几位可都是厉害人物,皇后和贵妃都是由名师教导出来的高手,心胸豁达,若非因为家族筹谋的缘故,估计不会进宫。
贤妃陈氏话不多,长得并不如何绝色,却曾被当今陛下说是整个后宫最聪明的妃子,才华身子能同状元相比较,听说有一年科举取士,题目出来贤妃就信手答题写策论。
陛下看了以后,那一年对参加科举的举子们百般挑剔,觉得谁也不好,差点就没把状元点出来。
还是陈氏难得开口,好生劝了陛下一通,这事才过去。
连着丽妃,皇帝身边的皇后加上妃子,正好可以一起打麻将,杨玉英看来看去,自家大顺现在就是小型的大顺朝堂皇宫。
只是乍一见这种种新鲜事,大家心思都有些野。
皇帝也不约束手底下的人,由着他们愿意做什么,便去做什么。
这一点上,杨玉英都觉得自家这位陛下是个古怪人。
翻阅史书典籍,那些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们,别管是明君还是昏君,别管是谁,都十分看重自己的权势,任何一个皇帝来到眼下这样的世界,恐怕都要惶恐不安,大骂这世道不正常。
唯有他们家这位陛下,瞧瞧这撒手任由手底下的大臣,身边的妃子去自由自在的模样,哪里像个皇帝?
他绝对不是穿越的,却比穿越的还看得开。
穿越者当了皇帝,也不一定能看轻手中的权柄。
都不必她多操心,大顺朝的故人们便喜欢上当下这个世界,再顽固的人,看到这个世界也都是心生欢喜,偶尔有几个隐隐觉得恐惧,那也是欢喜的恐惧。
杨玉英觉得,要不是自己一早就说过,等人齐了大家齐齐整整回大顺,记忆也会被清洗,眼下连对陛下最是崇拜,最是忠心耿耿的宫人和大臣,也会动心思离开陛下过一过如今的小日子。
“万一要是杨大人所言的记忆清洗,其实并不彻底,陛下难道就不担心?”
人心得了自由,再想捆上条条框框,哪里又能容易?
别的不说,皇帝就不担心自己这几个妃子,甚至皇后,在外面见多识广,决定蹬掉皇帝?
毕竟皇帝再好,也只是一个人而已。
皇帝陛下幽幽一叹:“可惜,我这人没别的缺点,就是太理智。”
杨玉英:“……”
分明是脸皮厚。
啊,脸皮厚似乎是优点?
杨玉英坐在办公室里刷着论文,听姜微微讲公司明年的各个项目和计划。
所有计划都主要围着丽妃进行,其他娘娘虽然打趣丽妃,看她的热闹,到是对娱乐圈没多大的兴趣。
丽妃准备接两个代言,要拍两个广告,影视作品也需要参与一两部。
但是影视剧的剧本,大家看了许久也拿不定主意。
剧本还是有几个挺不错,其中有一部大女主戏,还有一部双男主探案剧邀请丽妃做女配。
虽然是双男主,女配的戏份不多,演的不好很容易沦为陪衬,但本子很好,剧情紧凑精彩,女配的人设也讨喜,是个冷静理智的女汉子。

丽妃喜欢这样的人设。
那部大女主的戏也很好,女主靠自己的努力攀登高峰的奋斗故事。
只要丽妃的演技在线,这样的剧还是很能圈粉。
但是都接的话就太累,全年无休,总归还是要再选一下。
“丽妃也要演这样的戏?”
皇后修长的手指轻轻抬起,指了指电脑屏幕。
电脑上正在播出一部跟风清宫大戏——春妃传。
宫女和阿哥们的爱情故事。
杨玉英:“丽妃不接这类。”
皇后小小地吐出口气,莞尔一笑:“还蛮有意思。”
杨玉英赶紧给她推荐了几部历史正剧。
好电视,好电影多得是,何必非要看某些服装,道具都不用心的捞钱电视剧。
皇后津津有味地看起来,杨玉英才松了口气,回过头就见陛下从二楼的茶室出来,看到娘娘正看那部《武媚》,额头都冒出一层细汗。
皇帝陛下想了想,忽然道:“丽妃今年要去参加春晚,其他人却是闲着无事,咱们大顺是不是也该举行个联欢节目,大家一起过年?”
杨玉英笑道:“是。”
其实春晚也邀请了司徒青,奈何司徒得了重感冒,严重到吃齐老神医的药都没好利索,只能推拒。
陛下既然开了金口,杨玉英都扔下手头的资料和论文,同大家商议办联欢晚会的事。
大顺每年一度的夜宴都极为热闹,今年人到异乡,可陛下在,娘娘们在,还有好些朝廷要员都在,宫里出身的这群人,从厨子到宫女都十分积极地要操办好这次盛事。
杨玉英耳边听着将作监的人叽叽喳喳地要去准备烟花爆竹,看样子完全是要手工制作的模样,差点没吓出一身冷汗,赶紧先把人按住。
所有人都压在电脑旁边,先给我好好背诵各项法律法规,背不熟不许单独离开公司半步。
杨玉英这才警觉,不是所有人有了原主的记忆,就对当下的世界有深刻的了解,看来得培训。
春节眨眼即至。
丽妃坐在春晚后台,对着衡市的方向唉声叹气。
如今,丽妃娘娘在娱乐圈也不是小透明,至交好友且不提,朋友好歹结交了三五个,点头交更是数不胜数。
影帝蒋烨和她合作很愉快,现在就同她关系不坏,蒋烨也不是头一次参加春晚,到没有几个新人那么紧张,看丽妃这百无聊赖的模样就笑她:“你小心点儿,咱们王导演要是知道你心心念念想回家,不对,是回你们公司,怕是得生气。”
丽妃掀起眼皮瞥了他一眼。
周围几个演员,歌手都笑起来,齐齐发了条微|博——在春晚现场想念公司的,著名演员——李梅!
下附李梅托着下巴遥望远方,那小模样真像是被扔在外面的小流浪犬,可怜巴巴。
发微|博的明星,有影帝,有视后,有歌王,本来就话题度很高。
丽妃也正当红。
刚发出去,分分钟回复多得差点让微|博瘫痪。
影帝蒋烨的微|博尤其风趣,详详细细描述了自从彩排到现在,丽妃娘娘但凡有一点空闲,就抱着手机和他们公司留守的工作人员通话聊天。
“我觉得李梅大小姐心里长了草,恨不得现在就一切结束,好让她长出翅膀飞回他们公司去。”
王导演:我不是黄世仁,这里也没杨白劳和喜儿!!
哈哈哈,导演疯了。
丽妃到是一条微|博都没发,一句话都没说,愣是莫名其妙又上了热搜。
蒋烨等人纷纷打趣:没事上热搜,那是顶级流量才有的待遇,说明你红。
一众网友:李梅真是新世界好员工!
逢年过节还惦记着公司,这样的员工,估计别管什么企业都想要。
于是,众网友给丽妃取了个绰号——天下第一好员工。
至于大顺,也成了拥有迷之吸引力的神秘公司。
春晚在华国,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一档节目,没有之一。
一到大年三十,家家户户坐在客厅里,嗑瓜子,吃糖果,看春晚,如果今晚上少了这一项活动,似乎就和这年没有过差不多。
孙晴怀里抱着猫,身边趴着自家的拆家萌犬,也瘫在沙发上跟爸妈一起看春晚。
近年来春晚的节目大部分推陈出新,照顾到各个年龄段的观众,当真是老少咸宜,连孙晴才三岁的小侄女,都喜欢里面的杂技和魔术,还有儿童舞蹈,看的时候手舞足蹈,特别兴奋。
“啊啊啊啊,好馋,好馋,好馋!”
孙晴正逗她家小孩儿玩,群里的提示音就接连不断地响起。
她翻开手机一看,顿时坐直了身,一张夺人眼球的动图出现在眼前。
精致的宫灯之下,精美的极点的假山亭台楼阁,潺潺流水,飞檐斗角就出现在桌上。
氤氲水汽在上空中飘荡,更是把桌上的宫廷衬托得仿佛仙宫。
修长的玉手拿着白玉做成的筷子,夹起一片屋檐,放在汤碗端走。
“咕嘟。”
明明没有吃到嘴,也没有看见什么人在吃,可孙晴也不知为何,就馋得口水横流。
就在半个小时之前,孙晴刚吃大半个东坡肘子,吃了两个鸡腿,吃了鱼,吃了排骨,吃得小肚子溜圆。
可现在,她饿了!
群里马上又发了个直播间的地址。
这直播间就叫——大年三十,家庭聚餐。
孙晴手一动,点开。
首先入耳的是悠扬古朴的曲子,孙晴不大懂传统音乐,也不爱听,此时却仿佛瞬间被拉入几百年前,拉到她不了解的世界里去。
曲声壮阔,用心去听,能听出天地万物。
“这是……编钟?
孙晴的爷爷听见声音,戴上镜子凑过来,一边听,一边眯起眼睛,轻轻击着拍子,小声道,“这是什么曲子,让人听了真是心生欢喜。”
孙晴也不知道。
很快,一老一小的注意力就被引开,显然,引人注目的不只是乐曲。
翩翩起舞的少女。
一秒钟劈出十几条线,看起来足有七十岁的婆婆和年不过十岁的小娃娃。
飞针走线,眨眼间就在精美的绸缎上绣出万里山河的可爱姑娘。
所有的表演都那般与众不同。
书书网手机版 m.1p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