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七十七章 战定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时至今日。
经过了大半个月时间的行军。
终于。
出征吐蕃,西夏的大军全部归来了,在刘协的一道旨意下,直逼宋境。
而今日便要将这犯入大汉疆土的宋军全部留下。
“不降者,杀。”
在宋军的后方,一个銮驾出现,自銮驾之中传出了一声冰冷的话。
“皇上有旨,不降者,杀无赦。”
“众将士听令,杀。”
来自战场四方大将的嘶喝声在战场中响彻。
顿时间。
整个秦州城,方圆百里都被战场的阴云压抑所笼罩其中。
轰,轰。
无尽的马蹄踏动声组合起来,宛若大地的震动,大汉的黑甲洪流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,将宋国的大军完全包围在了其中。
所有宋军在这包围圈下,瑟瑟发抖,根本提不出一丝战意。
“将...将军,汉国的大军已经归来了,将我们重重包围了,我们怎么办啊?”
“完了。”
“汉国大军的声势远远超过了我们,至少有四十万大军以上啊。”
“我们不可能是对手啊...”
许多宋将,宋兵看到这四面八方袭来的黑甲将士,都是面露绝望之色。
看着周围宋兵的绝望惊恐,还有四面八方疾奔杀戮而来的黑甲大军,童贯脸上也挂着一抹苦笑:“朝廷的旨意终究是来晚了一天,如若能够早一点,或许我们也不会落入被包围的下场了。”
“将军?”
童贯身边的众将看向了他。
“降了吧。”
“汉国也是汉家国度,不会要普通汉家士卒的命的,至于我,也就罢了吧,要杀要剐,随他们处置了。”
经过了大半个月的攻城之战,童贯的心思也由原本的冲劲变成了落幕,直到现在,更是战意全无,他已经完全没有信心了。
必败无疑。
“将军...”
周边的宋将有些迟疑。
“竖白旗,降。”
“不要再多无谓的伤亡了。”童贯脸色一冷,瞪了手下的将领道。
“是。”
见此。
众多宋将也再无战意,立刻下令,投降。
“将军有令,全军投降。”
“降了...”
这一刻。
宋军之中,白旗高举,无数将领高呼着投降,许许多多的宋兵听到后,纷纷丢弃了武器,跪倒在地。
一时间。
原本或许要持续几天几夜的大战于此结束。
二十多万宋军自知不是敌手,投降了。
而看到宋军竖起的白旗。
从四面八方杀伐而来的大汉上将也是立刻下令:“停止进攻,包围敌军。”
童贯这一次料想的不错。
这一次大汉军团归来,可大军的兵马数量足有四十五万,加上秦州城的守军。
如若真正的大战打响,童贯不投降,这些宋军必亡。
“大宋童贯率部将投降大汉,还请大汉皇上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,饶恕降卒,小人要杀要剐,任凭处置。”
这时。
童贯带着几十个部将来到了銮驾前,手捧着他们的佩剑,跪倒在地。
“朕说了,投降免死。”
“作为宋国大将,你成功免了数十万生灵的惨死,此乃功德无量,朕也不会杀你。”

刘协从銮驾上缓缓走出,看着童贯说道。
“谢皇上恩德,小人永世难忘,但今日还请皇上赐死,方可保全家小性命,否则我率军投降的消息传回皇都,我大宋皇上绝对不会放过我的家小。”童贯仍旧跪在地上恳求道,却是恳求赐死。
历朝历代。
大将出征,家小必然安置于皇都之中,也就是皇帝的掌控之中。
以此来提防大将叛国投敌,一旦有,家小必死无疑,满门抄斩。
“既已降,朕自当保你家小不死。”刘协却是淡淡一笑。
“皇上可以救我家小?”童贯眼中露出了希望之色。
“典韦。”刘协目光一转。
“臣在。”典韦立刻应道。
“传旨独孤,救童贯他们的家小之人就交给他了,不要让朕失望。”刘协缓缓说道。
“臣立刻传旨。”典韦恭敬道。
吩咐过后,刘协重新看向了童贯:“有吾大汉供奉出手,可保你家小无忧,但,从今往后,你们的命就将是朕的了,如若再倒戈,可就不是死那么简单了。”
话音落。
童贯还有几十个宋将只觉被杀机锁定,似乎刘协只有一个念头就可诛杀他们。
挥手之间。
“败将不敢。”童贯等将惶恐道。
“黄忠,高顺,麴义何在?”刘协威声呼唤道。
“臣在。”
三大上将立刻应声站了出来。
“这二十多万降卒朕交给你们处置了,给朕全部打散,分于诸城镇守,另,如若敢倒戈背叛,直接灭族。”
刘协余光扫过那些跪在地上的宋兵宋将,大声说道。
这些二十多万降卒,本为汉家士卒,刘协自不会去杀,也不会将之贬至主界为劳役,但也不会浪费了。
如今随着大汉在此界疆域的扩大,所需要的兵员也是逐渐增多,而刘协从主界调集的大军皆是主攻之军,只有少数的兵马用于镇守。
“臣等领旨。”三大上将齐声应道。
“于此,你们可有意见?”刘协看着那些降将道。
“败军之将自当听从皇上旨意。”童贯他们哪里还敢说什么,只能乖乖应允。
“如此就好。”刘协转过身,扫视了这一方战圈一眼,继而落定在了宋国的一方:“赵云,吕布,张飞何在?”
“臣在。”
又是三大上将齐声应道。
“立刻挥军进攻宋国,朕要在三个月内让宋国消失。”刘协目光一凝,释出一股滔天霸气。
“臣等领旨。”三将也是战意无穷,齐声应道。
如今大汉众军团汇聚,正是应了当初刘协的那一句话。
西夏吐蕃覆灭之时,下一步就是灭宋。
而赵佶撕毁了盟约,或许也应该要料到今日之果。
一切。
都是来自贾诩的谋国算计,在当初初临此界时,大汉还未表现的太过峥嵘,贾诩便将针对宋国的局设下了,而在今日之后,便是局面尽展,等待收获的时刻。
谋国之智,正是如此。
想来。
这一次大汉出兵,也必然会高举师出有名之名。
以宋国背弃盟约,进攻大汉为由。
......
书书网手机版 m.1p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