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突觉金刃劈风之声,袭到後背,顾不得再伤那黑毛猩猩,左脚疾踏半步,身躯侧转,右手银笛回扫,左掌平胸击出,刹那之间,由攻出的一招,变成分拒前後夹袭守势。
但闻一声金铁交鸣,那道童由後背袭来的剑势被傅玉琪银笛弹震开去,击出左掌也打中那急扑而来的猩猿前胸,把它震退叁尺远近。
陆天霖、方云飞目睹傅玉琪应变之迅快,不禁暗暗喝采,忖道:“‘瞎仙铁笛’之名,果不虚传,但看琪儿这应变武功,已非一般武学手法。”
就在两人忖思间,那道童手中宝剑,已连续攻出十五六剑,但见寒光飞绕,剑势绵绵不绝,不管傅玉琪如何化解,始终不能把绕身剑光迫开。
原来那道童攻出剑势,不但迅快绝伦,而且剑式招招相接。
傅玉琪封开一剑,那道童立时随势变招,这中间少了一道收发空间,是以,始终掌握了先机,傅玉琪处於被动,只能化解敌人攻来剑势,无能还攻。
只见“虬髯神判”一错双掌,纵身一跃,快似鹰隼出尘,从两人头顶上疾飞而过。
那道童虽在激斗之中,耳目仍甚灵敏,忽的一招“孔雀开屏”把傅玉琪迫开一步,挫腰振腕,人剑一齐飞起,剑气如虹,直向“虬髯神判”追刺过去。
这一招快捷至极,只看得陆天霖呀然失声。
“虬髯神判”半空中突一收双腿,一个大转身,横闪叁尺。饶是他应变迅快,仍被那道童宝剑,刺破了右袖。
傅玉琪见道童出手剑势,狠辣无比,不由心头火起,大喝一声,跟随跃起,右手银笛悬空发招,演出七十二式“大罗笛招”中绝学“叁星逐月”振腕间攻出叁笛。
那道童凌空一击“虬髯神判”不中,宝剑尚未来得及收回,傅玉琪银笛已到身後,心头一急,怒声叫道:“不要脸,两个人打一个,胜了也不算英雄!”
这等悬空搏击,全凭丹田中一口真气,那道童一开口说话,哪〖还能提得住丹田之气?
全身立时向下疾沉,刚好让过傅玉琪银笛。
傅玉琪心头一凛!暗道:“不错,大师兄虽未出手,也分去了他不少心神,胜了也不算什麽荣耀之事!……”
赶忙一沉丹田真气,施出千斤坠身法,疾沉而下,左手一探,抓住那道童衣袖,用力向上一提,把那道童下坠之势一缓,抢先落地。
但那道童下坠之势,力道很大,傅玉琪双足悬空,力量难以用实,那一提之力祗不过把他下坠的速度,略一缓阻。
待他脚落实地,那道童亦紧随而下,傅玉琪匆忙之间,来不及思索,两臂一伸,把那道童的身子接住。
但闻那道童口中嘤了一声,一挺身挣脱了傅玉琪怀抱,顺手一掌横扫过去。
这一掌打得迅快无比,傅玉琪又在毫无防备之下,封架闪避全来不及。
想这一掌被他击中,定然伤得不轻,哪知道童掌势快近傅玉琪面颊之时,忽变打为推,击在傅玉琪右肩上面,当堂把他推得退後叁步,那道童却呼的一声,从他身侧疾掠而去,直向前面“虬髯神判”追去。
傅玉琪略一怔神,那道童已奔到数丈之外,当下不及多想,急纵追去。
陆天霖、方云飞,也紧随向前跑去。
“虬髯神判”功力何等深厚,放腿急奔,快似电闪,瞬息之间,已到那谷口转角之处,但却倏然收住脚步。傅玉琪看得奇怪,暗道:“你急急向前奔行,怎麽在到达谷口竟不入口?”
心在想,脚步未停,几个急纵飞跃,亦到谷口。
放眼望去,但见群峰环绕数十丈方圆的一片水潭,四面山壁,却被一层红花掩遮,潭水静止,满浮红色花瓣,在那水潭中间,突立着叁块山石,各距丈许,形成叁角,东西两面突石之上,各坐一人。东边一个正是“瞎仙铁笛”罗乙真。
西面山石上,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道姑,右手举着一柄青芒耀目的宝剑,左手食中两指并领剑诀,双目圆睁,凝注“瞎仙铁笛”。罗乙真却双手握笛,闭目而坐,两人神态都很庄肃。
那道童停在“虬髯神判”身侧,全神贯注在那白发道姑身上,似已忘去和“虬髯神判”
动手。
只见那道姑左手剑诀一领,右手宝剑倏忽间连点叁剑,紧接着一阵口齿启动。
几人停身之处,距那突立水潭中的岩石甚远,虽能看得见那白发道姑动作,却听不到她说的什麽?
但见“瞎仙铁笛”罗乙真,手中铁笛左击叁笛,右点两招,然後在身前画了半个圆周,也张口答了几句,又静坐不动。
傅玉琪虽然听不到师父说的什麽,但已看出刚才罗乙真所用手法,正是七十二式“大罗笛招”中精妙招术。
心头一惊,暗道:“难道他们是比武不成?想到刚才那道童之言,两位老人家正在论剑盘道,更信自己所料不差,当下凝神观战。”
只见两人又相对静坐了一阵,罗乙真忽的振腕出笛,左抡右划,连攻了一十二笛。那笛招虽然速快绝伦,但却毫无破空风声。
原来两人都是在虚张声势,并非真相击打。
但见那白发道姑摇动着手中宝剑,闪闪的青芒虚空急旋一阵又停下了手。
此後,两人笛攻剑封,剑攻笛挡,但却各无内力发出,只是作势互击,每交手几招,必然停下用口相辩一阵。
只见日光渐弱,转瞬暮色苍茫,原来两人已比了快近两个时辰,太阳沉入了西山,仍然分不出谁胜谁负。
傅玉琪、“虬髯神判”、陆天霖、方云飞和道装童子站在水潭岸边,不知不觉也看了两个时辰。
几人虽然不解那道姑和“瞎仙铁笛”罗乙真,剑势笛招的奥妙,但偶尔看懂一招两式,都要去想个半天,才能了然。
再和自己武功参照推研一番,立时觉出那一招一式用的精妙无比。
是以,几人在这场观战之中,每人都获益不浅,只是各人悟性不同,在那获益之上,有多有少。
天色完全黑暗下来,湖中突石上的白发道姑和“瞎仙铁笛”变成了两团黑糊糊的影子。
两人的剑招笛式,已无法再看清楚。
但这千古难遇机缘,谁也不愿放弃,极尽目力,凝神相望。
不知过去多少时间,忽觉眼前一亮,原来已是二更时分,天上一片掩遮月光的乌云,被风吹散,明月乍现,清辉普照。
这时,潭中突石上的“瞎仙铁笛”和那白发道姑的身形,又清晰可见。
两人已不是先前静坐的姿态,都已站起身子,那道姑左掌当胸,右手执剑,躬身作势,似欲扑击。罗乙真却是铁笛触地,脚下不丁不八,双目忽睁忽闭,不停翻动。
第十三回
比剑订交始信峰头三结义
论技较艺寒云谷内拆兰盟
原来,罗乙真的师父“黄山一叟”钟刚和静心道姑的师父“摩云剑客”周天生;“千愚书生”姬风,六十年前,并称为“黄山三友”。
“铁笛”“神剑”“一摺扇”威震大江南北,声誉之隆,掩尽天下英雄。
“千愚书生”曾用一柄摺扇,一夜间连挫十三省成名豪客四十八人,而且所用武功,无一雷同。
那一仗制服了天下武林同道,只是他生性偏激,好胜之心特强。
“黄山一叟”“摩云剑客”虽然处处让他一步,但仍无法使他满足他恃强的好胜之心。
三人虽是义结金兰的好友,但武功却各有独到之处,既非一师相授,又非源流一宗。
“铁笛”“神剑”“一摺扇”原是各居一方,互不相让之人,因彼此倾慕,相约比武,论剑黄山始信峰上,三日夜不分胜负。
这一仗打下来,三个人相互心折,插香为盟,义结兄弟,一齐迁居在“黄山一叟”隐居的寒云谷内。
此后就形影不离,同出同游。
“千愚书生”才华绝世,胸罗各种奇学,星、卜、医理、五行、九宫,无一不知,无一不晓。
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学,他都能说得如数家珍般,头头是道。
三人结义之后,“黄山三友”的威名更大。
这年,隆冬之日,三人赏雪绝峰。
“千愚书生”袖手望着那漫天大雪,忽然心中一动,回头对“摩云剑客”笑道:“二哥,兄弟想求你一件事,不知二哥能否应允?”
周天生道:“自己兄弟还有什么话不能出口,只要我能力所及,绝不推辞就是。”
姬风微微一笑,道:“你那‘流云剑法’中有一招‘星河倒挂’不知能否演给兄弟开开眼界?”
“摩云剑客”笑道:“这等事,有何不可?”
当下拔剑在手,纵身跃起,反手出剑,剑光打闪,闪化一天流星,果如倒泻星河一般,剑势绵密下罩。
“千愚书生”看完那一招“星河倒挂”后,笑道:“二哥神剑之名,果不虚传,想这一招‘星河倒挂’必是‘流云剑法’中最为精奥之学了?”
“摩云剑客”笑道:“这招‘星河倒挂’虽是‘流云剑法’一记精奥招术,但并非‘流云剑法’最为精奥之学……”
话至此处,突然一顿,目光凝注在“千愚书生”脸上,脸色也逐渐冷沉下来。
“黄山一叟”定神看去,只见姬风嘴角浮现着一丝得意的笑容,右手食指,不停的划来划去。
钟刚武功深博,一看之下,心中不禁一跳。
原来“千愚书生”手指划动,正是破解那一招“星河倒挂”的奇奥招术。
这本是武林中大忌之事,但“摩云剑客”周天生,并未因“千愚书生”推思出这一招破解他“星河倒挂”的绝学而怒。淡淡一笑,道:“三弟才智,实是超人,竟能片刻之间,推想出这招奇学。”
“千愚书生”微微一笑,道:“不是小弟夸口,不管什么奇奥武功,只要能让我看上一遍,三日内,定可索想出破解他的招术。”
这几句狂傲之言,激起了“摩云剑客”的怒火。
冷冷的答道:“只怕此言未必?”
“千愚书生”自负才智绝伦,听完话,脸色微变,傲然一笑,道:“二哥如不信小弟之言,不妨当场一试。”
“黄山一叟”知两人性格,都是异常高傲。
怕两人说翻了,不但要损害兄弟情意,而且还怕两人真的会当场试验武学,赶忙插嘴道:“都是自己兄弟,说几句玩笑话,岂能认真?”
周、姬两人被钟刚一劝,都忍下了胸中之气。
但自此之后,周、姬两人,心中都存了芥蒂…。
有一天“千愚书生”忽然提出要和周天生切磋武功之事。
周天生自然不肯示弱。
钟刚亦觉得三弟生性太过狂傲,如不给他一下挫辱,只怕永远无法使他逞强好胜之心稍减。
因他和钟刚、周天生相处这几年来,已觉着对钟刚的“大罗笛招”周天生的‘流云剑法’都已推索出破解之法。
深觉“黄山三友”的排名,已是明日黄花,必得重新比武,再排顺序。
原来这“黄山三友”的排名,并非以年龄作的决定。
而是在三人比武时,以功力深浅、高低排的名序。
“黄山一叟”钟刚,功力在三人中最深,被尊称为老大。
“摩云剑客”周天生次之,排名老二。
“千愚书生”姬风被排成老三。
其实三人武功,都在伯仲之间。
始信峰比武三日,并没有显著的分出胜败,所谓功力深浅之分,只不过是略高一着而已。
如以常情而论,三人既经年相处,又是义结金兰之交,实不应再存有什么争胜之心,何况“黄山三友”的声威,震荡着天下武林,就是以几人年龄看去“千愚书生”也应该排名最后。
天下武林同道,除他们三人之外,再无人知道“黄山三友”排名是以武功高低为序。
可是一代天骄奇才的姬风,因本身太过聪明,使他逞强之心特高,他觉得以自己所学之博,胸罗之能,排名在“黄山三友”最后,实是莫大羞辱。是以,总想再来一次比武定名之争。
他在排名之后,就动了重新争名之念,故而对“黄山一叟”的七十二式“大罗笛招”。
“摩云剑客”周天生的“流云剑法”均在暗中留心观察。
如发觉对方有奇奥的招数,立时默记在心,推敲破解之法。
他本是一代天赋旷古绝今之才,有过目不忘之能,只一用心推敲,无不迎刃而解。
可是凡学武之人,尤以身负有绝世才学之人,必然很珍惜其奇奥之学,不愿轻易现露,不肯轻易传人。
“千愚书生”暗中偷看两人武功,如何能瞒得过两人,不过三、五次左右,已被两人发觉。
但钟刚和周天生并没当面把此事点破,只是在习练武功之时,故意把精奥的招数隐藏不露。
“千愚书生”虽有超绝常人的聪明才智,但却没料到二位义兄隐技自珍,把“大罗笛招”和“流云剑法”中的真正绝奥之学,隐而不露。
他在暗中**几次之后,已把“大罗笛招”和“流云剑法”全部默记在心中。
然后再逐步推求破解之法,他自知因所学过杂,遍涉阳刚、阴柔等各种内功,各门各派的武功手法。
也正因为会的太多,以致博而难精。
“黄山一叟”钟刚和“摩云剑客”周天生,却把平生精力,用注在一种内功修为之上。
是以内力深长,善长久战,何况两人的剑学、笛招,又都是天下最为棈奇之学,自己如想以功力胜得两人,是万万不能之事。
必得以精奇的招术手法,才能出其不意的把两人制服。
是以,他对那默记在心中的剑笛招术,都异常用心的推索求解,然后再寻思破解之法。
他的才能果非常人能及万一,那“大罗笛招”和“流云剑法”震惊武林的绝学,但“千愚书生”竟能在数日之内,推索出破解之法。
初时,他还不敢相信自己之能,因为两位义兄的笛招剑术,都是驰名天下的绝技,哪里能这样容易破解?
但经反覆推敲,再三索想,实在又找不出可疑和难通之处,这才正面的提出和“摩云剑客”周天生切磋武功的意思!
“黄山一叟”钟刚,虽是极重情意的人。
但在和“千愚书生”相处一段时日之后,发觉姬风性格冷怪难测,喜怒无常。
而且好胜之心,重过兄弟之间情意,长处下去,只怕难有善果,是以,对他挑战“摩云剑客”之事,并不拦阻。

他心中很明白“千愚书生”虽然博学多艺,但内功不及周天生精深。
“流云剑法”中的精奥之学,也未被他窥得。
如果两人真的各出全力相拚,周天生可保不败,至多是个难分胜负之局。
他亦知道“千愚书生”如果在这次比武中落了下风,极可能负气决绝而去,但如容忍下去,亦只能求苟安而已。
兄弟既难相处,那就不如早些绝交分离的好。
是以,他对姬风挑战周天生的事,并不阻挡,反任双方比武裁判。
“摩云剑客”存心忠厚,想在比武之时,显露出一些真实,杀杀他狂傲之气,然后再让他一招,以保兄弟之义。
哪知一动上手“千愚书生”就使出生平奇学。
**扇法对敌,攻势凌厉,如狂飙卷空,扇影纵横,着着指袭“摩云剑客”
要害,不到十合,周天生已闹得险象环生。
兄弟们切磋武功,难免争胜之心,虽然未可厚非,但总不应该辣手频下。
这一来,激起“摩云剑客”的真火。
大喝一声,剑法忽变,施出称绝武林的“流云剑法”刹那间,剑气弥天,寒光电奔,立时稳住劣势。
但闻“千愚书生”一声冷笑,道:“二哥剑法果然神奇,小弟斗胆献拙了。”
摺扇忽的一变,那纵横的扇影,倏然敛收,由奇快的猛攻,变成了极静的防守。
但他手中摺扇每出一招,潜蕴的内力,却是奇大异常,而那扇势又刚好是破解流云剑招的法门,故能着着抢制先机,迫得“摩云剑客”步步后退。
周天生快把一套“流云剑法”用完,但始终在“千愚书生”摺扇的制机迫攻之下。
尽管他长剑划出一圈的银虹,四面八方都是流动的剑影,但却无法扳回劣势。
只要“千愚书生”一挥手中摺扇,立时把他迅快的攻势封住。
他心中虽暗暗惊奇三弟的绝高才智,但一缕忿怒的火焰,却不住的在胸中燃烧高张。
暗自忖道:“原来你早已有挫辱我的心了,竟研创出破解我‘流云剑法’的招术……”
心念转动之下,不自觉剑法随变,蓦的一招“星河倒挂”长剑化一天银星,绵绵不绝撒下。
这本是“流云剑法”中的精奇剑招,不知折服了多少江湖豪客。
那绵绵不绝的剑势,有如溃堤江河,一剑接一剑,源源不断,逼得人根本就无还手反击之力。
可是这一招旷绝武功的剑式,却未制服“千愚书生”。
但闻他一声长啸,忽的振臂跃起,摺扇合而复分,划出一片凌厉的扇风,左手捏诀引剑,半空中叠腰翻身,右手摺扇一合,变一招“画龙点睛”直向“摩云剑客”一眼点去。
周天生见他竟能脱避开自己这一招“星河倒挂”的绵密剑幕,不禁微微一惊!
就在这一怔神间“千愚书生”的摺扇,已快点到左眼,匆忙中仰身向后一跃,收剑疾扫护身。
他这一招“星河倒挂”被“千愚书生”硬封挡回去,迫得中途收住。
只听“千愚书生”大笑道:“二哥小心!”
猛一提丹田真气,不待双足落地,悬空挫腰,疾追过去,手中摺扇,倏张斜出,用扇面硬接了周天生一剑横扫。
挥腕一滑,轻轻把长剑滑封外门,左手却从握扇右肘下面穿出“天王托塔”
托住了“摩云剑客”右肘,笑道:“二哥快些丢剑!”
周天生听他口齿轻薄,不禁大怒,冷哼一声,道:“只怕未必见得。”
左手一招“巧打金铃”猛向姬风脸上击去。
“千愚书生”冷笑一声,右手摺扇猛一压周天生中长剑,左手含蓄内家劲力骤落,一托一推,登时把“摩云剑客”弹震出去一丈多远,在空中连翻了两个觔斗,才落实地。
一侧观战的“黄山一叟”钟刚,只看得一皱眉头,正待跃身而上,把两人分开。
突闻“摩云剑客”冷冷的说道:“三弟好辣的手段,咱们兄弟的相交一番情谊,看来是难以保得了……”
话未说完,人已跃扑而上,日光下但见周天生脸上的汗水,闪闪生光,显然他正在运功忍着疼苦。
“千愚书生”笑道:“怎么?难道小弟真的伤着你了?”
口中在答着话,手中摺扇已平举胸前,蓄势戒备。
但闻“摩云剑客”舌绽春雷的一声大吼,右手宝剑忽的振腕一摇,剑尖寒芒,幻化出一片银星,卷刺过去。
这一招正是“奔雷三剑”中的一招“万盏佛灯”。
“千愚书生”只觉那急袭而来的剑势,耀眼生花,有如几十支宝剑一齐袭到,不知如何封架?
不禁心头大骇,略一失神,剑光已近前胸,但觉胸口一凉,剑光突敛。
只见周天生脸色铁青,站在数尺外处,神情一片冷漠,看不出他是恨是怒。
低头再看自己前胸,一袭青衫被挑裂了一道尺余长短的破口,如非“摩云剑客”手中留情,这一剑他就得立时溅血送命。
“黄山一叟”纵身跃到“千愚书生”身侧,问道:“三弟,你受伤没有?”
“千愚书生”忽然仰脸一阵大笑,其声尖锐,满含忿慨,如闻猿啸,历久不绝。
直待那笑声停止,才冷冷的答道:“多谢二哥剑下留情“流云剑法”果然是名不虚传,十年后小弟当再来黄山领教两位义兄绝学!”
说罢,转身疾向峰下奔去。
钟刚听他连自己也恨在心里,不禁有些生气,虽看他转身疾奔下峰,也不劝阻。
但他究竟是极重情意之人,略一怔神,立时大声叫道:“三弟快请留步,自己兄弟,纵有误会,也不应这等决绝。”
一面喊,一面急向峰下追去。
可是“千愚书生”头也不回的一味急奔。
钟刚知他轻身功夫,不在自己之下,眼看相差了十余丈的距离,绝不易追赶得上,一阵犹豫,停下了脚步,望着“千愚书生”的背影,电奔而去,瞬息间,已到了峰腰。
忽听“摩云剑客”叫道:“大哥,让他去吧,别追他了!”
“黄山一叟”回头望时,只见“摩云剑客”周天生,捧腹蹲在地上,脸色铁青,满头黄豆大小的汗珠儿,直向下滴,不禁吃了一惊!
急跃过去问道:“二哥,你伤得很重吗?”
周天生强忍着痛苦答道:“他用内家真气,贯注在摺扇上,点伤我的体内经脉,唉!而且伤势不轻,纵然是能够弄好,只怕也需要数月之久!”
钟刚怒道:“我们是义结金兰的兄弟,他还忍心下这等辣手,我得追上他问问他还有没有心肝?”
“摩云剑客”叹道:“他也被我用‘奔雷三剑’中的一招‘万盏佛灯’所伤,你放他去吧!”
“黄山一叟”默然垂头,心中涌现出三人比武结义的经过。
数年来“黄山三友”的名头,已遍传了武林,今后“黄山三友”的声誉也许还震荡黑白两道的人心,可是“黄山三友”已经手足相残,分道扬镳了。
他想到伤心之处,忍不住黯然神伤。
“瞎仙铁笛”说到此处,亦不禁黯然一叹。
仰脸望天,长长吁一口气,道:“此后十年中,千愚师叔就未再涉足过黄山一步,家师和二师叔在经那次事件之后,亦不禁心灰意冷,不愿再在江湖上走动,二师叔索性结发易装,遁入玄门,结发之日,对家师说,周天生从易装之日算起,算是早已死去,今后只有青茵道长,而没‘摩云剑客’其人,其实,周天生本人,早已真死多时,我只不过是盗其名而为己用,大哥心地忠厚,一向不很关心我的私事,但三弟却早已窥破其中隐密了,也许大哥早已看穿,只是不肯说出来罢了!
二师叔几句没头没脑的话,当时的确把家师说得糊糊涂涂。
一则因家师心地磊落纯厚,二则周师叔易钗而弁之后,早已自经一番历练,神态笑貌,均和男子无疑。
家师又生性恭谨,别说确未发觉二师叔有什么可疑之处,就是发现,也是不肯点破,直待二师叔自易道装之后,恢复他本来面目,才自动说出他的身世。
原来‘摩云剑客’并非二师叔易着男装后的杜撰姓名。
在北方的白山黑水之间,确有‘摩云剑客’周天生其人,而且声誉卓著,为关外第一把剑术高手。
二师叔就是‘摩云剑客’周天生的妻子。
因为‘摩云剑客’生具侠肝义胆,常伸手抱打不平之事,开罪了当时关外绿林群匪,被人诱入一处绝谷之中,引发预先埋在谷中的火药,周老前辈在毫无防备之下,被炸断一臂一腿……”
只听静心道姑长叹一声,道:“这种经过,我怎么从未闻起恩师谈过?”
罗乙真道:“青茵师叔易装自遁身玄门之后,早已挥慧剑斩绝了人世间一切恩怨情仇,况且你被二师叔收录之时,年龄还小,她老人家对你既无寄于替周老前辈报仇期望,自然不会把这些伤痛往事相告了。”
罗乙真道:“这些隐密往事,尽被家师录入,他手着的七十二式‘大罗笛招’之内,故而我才能知道得这般详尽。”
静心突然一扬两道细长的眉毛,说道:“我如不知此事,也就罢了,既然知道,岂能不闻不问,明天我就带着贞儿,同赴关外,访查昔年参与那次谋害我恩师丈夫的仇人,替他报仇,也略慰我恩师在天之灵。”
罗乙真道:“参与那次谋害周老前辈的关外悍匪,都早已死亡殆尽,你纵然找遍白山黑水,恐怕也找不到一个仇人,因为周老前辈虽被炸断了一臂一腿,但他武功并未失去,强忍伤痛,攀上悬崖,把一十三个悍匪尽毙剑下,又强忍伤疼跑回家去,把经过情形告诉青茵二师叔,并把‘流云剑法’最精奥的‘奔雷三剑’传授了二师叔,只可惜三剑绝学未能授完,人已不支死去,弥留之际,告诫二师叔说:
‘我死之后,关外群匪,必将相继起而为恶,你可把我偷偷埋去,并扬言我受伤未死,然后借我之名远走关内,或可慑关外群匪一时!……’话到此处,溘然长逝。
二师叔不忍违拂周老前辈遗言,果然把周老前辈暗中埋掉,然后又俟机惩戒几个恶徒,才悄然入关,并扬言十年后重返关外之时,当查访他离开十年的关外绿林恶迹,如果罪大恶极之人,定然追杀不赦。以后,二师叔就借‘摩云剑客’周天生之名,行侠关内,遇上家师,比武百合,彼此心折,随结作知友,并骑江湖,博得黄山双侠美誉,后来千愚师叔加盟,黄山双侠随即改称‘黄山三友’。”
静心道姑,轻声一叹道:“原来这中间还有这层曲折,不知恩师何以从未对我提过?”
只听“瞎仙铁笛”继续道:“自二师叔和千愚师叔比武互伤之后,千愚师叔一怒间拂袖远走,并扬言十年后当重来黄山和家师及二师叔再次比试,两位老人家都知千愚师叔之能,又知他一向言出必践,哪里还敢大意?一面苦研武功,一面又动了收传弟子之心,因为千愚师叔的绝世智能,使两位老人家都有着很大戒心。何况,他已是胸罗武林中各门各派武功的高人,如真要再花上十年苦功,钻求武学,必然能创出很多奇奥武功,那时胜负之数,很难预料,千愚师叔生性,又极冷酷刻薄,如果论剑失败,只怕难逃他一番奚落,师父记载上虽未说明,但据我推想,两位老人家当时可能已有宁为玉碎之心,如果论剑失败,恐要横剑自绝,免受千愚师叔奚落,因为不愿绝学失传,才动了收传弟子之心!”
说至此处,忽动饮酒之兴,举起面前酒杯,笑道:“我只顾谈论往事,忘了敬酒,请啊!请啊!”
言笑之间,一仰脸,先把自己手中杯酒,喝个点滴不存。
陆天霖、方云飞早已听得入神。
因为“黄山一叟”“青茵道姑”“千愚书生”都是百年前享名江湖的高人,但这几人生平的事迹略历,江湖上真能知道的人,却是少之又少。
直待罗乙真喊出请啊!请啊!两人才慌忙举起手中酒杯。
但“瞎仙铁笛”早已一杯下肚。
接续着说:“只是二师叔伤得很重,无法离开黄山,整整养息了两年,伤势才完全复元,两位老人家一起离开黄山,寻求承继的弟子,二师叔独具慧眼,寻得师妹,小兄这顽劣之质,竟也承蒙恩师垂青,收归门下。”
静心道姑道:“罗师兄不觉着太自谦吗?”
罗乙真微微一笑,接道:“不知二师叔对师妹教法如何?但小兄在入门之后,就受到恩师极严厉督导,每日有一定的功课,如不按时做完,那不但不准休息,而且还得受责。”
静心道:“我还不是和你一样,受着恩师严厉督导,直到‘红花潭’论剑之后,师父限定的功课,才松了很多。”
罗乙真道:“那次‘红花潭’论剑,如果两位老人家不幸落败,只怕我们亦难活到今日了。”
静心道:“那时我刚开始习剑,而且贪玩之心甚重,总觉师父迫得太紧,现在想来,两位老人家竟是有了教得多少是多少之心,唉!千愚师叔也未免太过任性了……”说到此处,忽然想起刚才苦苦迫逼罗乙真比剑之事,不禁微觉脸上一热。
罗乙真微微一笑,又道:“我入师门不到三年,千愚师叔果然依约而来,那时,我已经半解人事,对当时论剑情形,尚可记得大部,三师叔相约二师叔、家师,到这‘红花潭’中,各人分据一块突岩,两位老人家虽遭三师叔苦苦相逼,但始终没有答应比试,后来,三师叔似乎被家师挚情感动,放弃了论剑之念,本来是一场凶残搏斗,却变成一次兄弟们聚首叙旧,我还记得当时家师心中似很高兴,连连举杯畅饮,由初更直吃四更左右,和二师叔及千愚畅谈天下各门各派武学,三位老人家十年的嫌怨,也似乎完全消失,哪知就在宴会将散之际,家师因推崇二师叔‘流云剑法’为天下各派剑术中,最为精奥的一种剑法,致又引起了千愚师叔的怒火,当时出言讽激,大概家师那时已有了几分酒意,在连受激讽之下,竟难再忍耐,拔笛而起,和千愚师叔动手。……”
说至此,黯然一叹而住。
书书网手机版 m.1pwx.com